|
雷公藤多甙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房水细胞学的影响 |
|
周朝晖 何守志 梁延杰 任晓文
为了探讨中药雷公藤多甙(tryptergium wilfordii polyglyco-sidium, TWP)的抗炎效果,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动态观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房水细胞学变化特征及规律,估价雷公藤多甙的治疗效果及其抗炎作用的机理,为临床应用雷公藤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 一、动物分组及处理 1.动物:成年青紫蓝兔27只,均为标准动物,每只重2.5~3kg,分为3组,每组9只。 2.实验组:双眼晶体囊外摘除及(PMMA)后房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术组。 3.雷公藤治疗组:晶体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术操作步骤同实验组。动物在术前一天即给予雷公藤多甙片1mg/kg,每日3次口服,术后连续用药1~14天。 4.激素治疗组:手术及用药方法均同于雷公藤治疗组,药物改用强的松片1mg/kg,每日3次口服。 5.动物处置与取材:上述3组均在手术显微镜下由一人采用相同的方式完成手术。各组按术后不同时间分为3个亚组,术后1、3、7和14天分别在动物麻醉后用4号针头从透明角膜做前房穿刺抽取房水。 二、标本制备和检查方法 用血细胞计数板和ZEISS显微镜直接计数白细胞数。然后将房水标本离心1500/分rpn离心10分钟,吸取沉淀制成厚膜涂片,改良瑞氏姬姆萨染液染色,以高倍镜观察结果。每个样本计数100~300个白细胞,分类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对统计数据采用SAS软件包做方差分析。 结 果 术后各组不同时间房水白细胞及分类计数绝对值的方差分析结果(表1,2)。
表1 术后各组不同时间房水白细胞总数方差分析(细胞数/μl)±
组别 眼数 1天 3天 7天 14天 F值 P值 实验组 6 360.0±140.7 202.7±76.7 220.0±172.0 30.2±12.6 7.00 0.0003 TWP治疗组 6 50.7±10.0 58.5±16.8 42.5±10.6 5.5±0.8 6.41 0.0005 激素治疗组 6 65.0±22.3 22.5±6.8 42.5±13.3 67.3±17.1 0.58 0.6303 F值 21.33 17.93 14.15 14.50 P值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表2 术后各组不同时间房水白细胞分类的绝对值方差分析(细胞数/μl)
术后时间 (天) 眼数 实验组 TWP治疗组 激素治疗组 F值 P值 嗜中性 粒细胞 1 6 269.5±122.6 23.0±4.8 16.5±5.8 21.59 0.0001 3 6 96.7±31.9 24.0±7.4 39.5±34.8 15.65 0.0001 7 6 46.0±34.1 7.8±2.1 8.8±3.5 8.60 0.0001 14 6 9.2±6.0 0 8.2±2.0 7.15 0.0001 巨 噬 细 胞 1 6 9.6±7.1 5.8±1.6 1.0±0.9 3.76 0.0068 3 6 54.3±25.1 20.7±8.7 18.5±13.8 13.31 0.0001 7 6 159.7±140.0 24.0±5.5 20.0±8.1 13.92 0.0001 14 6 15.5±6.9 4.2±0.6 54.4±13.3 13.03 0.0001 淋 巴 细 胞 1 6 3.5±1.6 0 5.3[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脂质体在鼻腔粘膜糜烂出血中的修复作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以眼部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儿童恶性肿瘤189例临床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