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合式肌皮瓣修复面颌部洞穿性缺损的护理 |
|
瓣。有学者认为局部加温可增加氧耗量,不利于皮瓣成活[3]。我们经过临床观察认为,皮瓣温度低于体温时,在保证有效血容量的同时,用红外线灯行局部皮瓣间断照射,每次10~15 min,停30 min再照射。本组9例皮瓣循环欠佳(皮瓣苍白、皮温低),通过此方法照射,皮瓣血循环得到改善。③合理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于术前水平。同时应用扩血管药物: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刺五加40 ml静脉输入,1次/d;罂粟碱30 mg肌注,每6 h 1次,以维持血药浓度恒定。④头略偏向患侧,健侧垫小软枕以适当制动,避免压迫静脉影响回流;每日更换敷料。本组3例术后5~7 d发生皮瓣远端表皮部分坏死,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罂粟碱等扩血管药,局部红外线灯照射3~5 d后皮瓣恢复正常。 2.2.3 预防或控制感染:①行有效、彻底的口腔护理。术后病人不能经口进食,口腔自洁能力降低,张口受限,分泌物滞留于口腔,并有积血、结痂附着于创面及口腔周围。口腔护理方法:病人头偏向健侧,先用0.1%洗必泰棉球轻轻拭去积血、结痂,再用灌洗器盛0.5%灭滴灵行口腔冲洗,边冲边行低负压吸引,同时观察皮瓣成活情况。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医源性感染。1周后改用0.5%碘伏液漱口,每日4次。②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在引流期间保持负压引流通畅,负压值为5~11 kPa,负压过大或过小均影响静脉回流;应密切观察并记录引流量、颜色、性质。正常情况下,随着时间推移渗出液颜色由深变浅、由浓变淡、从暗红至橙红变为淡黄色;术后24 h引流量<200 ml,呈淡血性液体,24~48 h引流量<60 ml,术后3~4 d引流量<30 ml即可拔出引流管。引流量过多或过少,渗出时间过长,渗出液颜色变化不规律都系异常,应检查原因并通知医生处理。本组2例术后3~5 d出现涎漏,经引流、碘仿换药、加强口腔护理后痊愈。 2.2.4 加强营养,促进瓦合瓣组织成活:术后给予鼻饲流质,用混合奶(牛奶、鸡蛋、糖、维生素)和匀浆膳(大米、黄豆、蔬菜、水果制成)及肉末汤交替鼻饲,使营养得到足够保证。10~14 d后口腔伤口愈合,移植皮瓣存活,拔除鼻饲管,经口进流质饮食;待咀嚼功能恢复进软食。食物温度40℃为宜,避免烫伤移植区皮瓣;餐后漱口,避免食物残渣滞留口腔。鼓励病人大胆进食,尽快恢复体质。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影响乳腺癌病人生命质量因素调查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的护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