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驼背患者矫形手术前后的护理 |
|
刘其桃
摘要 1995~1999年,对12例驼背患者行驼背楔形截骨矫形术。结果:术后畸形矫正35~65°,身高增加10~25 cm,双眼能平视。护理要点:①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检查血常规、血沉及心、肺、肝、肾功能;备皮、备血;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及床上大小便训练。②术后患者平卧24 h后行轴位翻身至身体与床面呈45°位置,每2 h翻身1次;动态观察生命体征、引流液情况、脊髓压迫症状、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症状等;术后2 d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关键词 驼背 矫形手术 护理
Key words humpback orthopedics operation nursing care
驼背是指脊柱向后凸起而形成的脊柱拱形弯曲,影响患者的身高、体形,双眼不能平视,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重者可致胸廓变形,压迫心、肺,造成心、肺功能不全,甚至因脊髓受压而导致截瘫。手术矫形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1995~1999年对12例驼背患者进行矫形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均为男性,年龄27~42岁,平均33岁。因强直性脊柱炎致驼背9例,Scheuermann氏病致驼背2例,胸椎结核致驼背1例,病程4~7年。Cobbs角度为55~90°,最大弯曲度在胸腰段者10例,在胸段者2例。12例双眼均不能平视,其中合并心、肺功能不全2例,压迫脊髓致不全截瘫1例。 11例经椎弓根、椎体后路楔形截骨矫正,Dicks钉内固定术;1例行椎板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 术后患者畸形矫正35~65°,平均50°;身高增加10~25 cm;双眼能平视。住院15~25 d,11例能垂直坐起,心肺功能正常;1例不全截瘫患者脊髓症状未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了解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驼背楔形截骨是我国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严格掌握其手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及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禁忌证有严重肝、肾、肺功能不全,严重的骨质疏松者及原发病活动期者。适应证为后凸畸形Cobbs角>40°,保守治疗无效者。驼背并髋关节强直者应先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在髋关节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再行脊柱矫正,避免因脊柱前倾造成复发[1]。 2.1.2 心理护理:为了矫正畸形,患者均乐于接受手术治疗。但因对手术不了解,担心效果不佳和害怕手术而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对此,我们主动热情地与他们交谈,做好生活、饮食方面的护理;号召同病室病友主动与他们交流。根据其文化程度、接受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如给其观看同种病例矫形后的照片,讲解手术过程,手术后注意事项及手术效果,使之充分了解驼背矫形后能象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消除恐惧心理,主动配合手术。 2.1.3 做好各项检查:①患者入院后即行常规术前检查和肺功能检测。根据实测值与预测值之比评定肺功能损害程度。正常为最大通气量>75%,残气/肺总量<35%,第一秒钟最大呼气流速>75%[2]。本组10例肺功能检测正常,2例肺功能轻度损害。②协助医生做好神经系统的检查,如双下肢肌力测定,有无麻木等,掌握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以利术后及时发现患者有无神经系统症状及迟发性截瘫。 2.1.4 功能训练:①对2例肺功能不全患者,指导其练习深呼吸及吹气球,3次/d,每次20下,连续7 d,肺功能恢复正常。②患者入院即指导其练习床上大小便,经过1周训练,12例患者术后均能适应床上排便,无1例留置导尿。 2.1.5 术前准备:备皮,上至颈椎,下至臀部,两侧过腋中线。术前1 d遵医嘱静脉输入抗生素。备新鲜同型血1 200~2 000 ml。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护理:术毕回病房,使患者脊柱保持水平位将其移至病床平卧。 根据患者脊柱矫正的度数,头部和双下肢垫一相应高度的软枕,保持脊柱的矫正位。麻醉未清醒者,头偏向一侧,以免发生误吸致窒息。平卧24 h后开始翻身,每2 h 1次。操作方法,2名护士分别站在病床两侧,嘱患者屈膝,双手抱胸,一护士将手置于患者肩胛部及臀部,轻轻将患者转向自己一侧呈45°侧卧位;另一护士在对侧将软枕垫于患者背、腰部,膝下放一软枕,使患者舒适,即完成轴位翻身。护士的双手动作要一致,保持患者脊柱的矫正位,防止脊柱上下反向扭转。更换体位时,一定要先放平患者,注意翻[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妇产科手术切口龟型分枝杆菌感染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