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外敷治疗腰背痛的疗效观察 |
|
谢映辉
腰背痛患者70例,男46例,女24例。年龄26~78岁,平均52.5岁。病程4个月~10年。均经腰椎摄片,或CT、MRI或肌电图确诊。腰椎压缩性骨折8例,腰椎滑脱症4例,腰椎间盘脱出症25例,腰椎椎管狭窄症5例,腰肌劳损10例,腰韧带损伤10例,腰扭伤8例。随机将病例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的牵引、按摩或理疗方法,1次/d,10次1疗程;治疗组35例,采用透骨散外敷治疗,其药方组成:黄柏8 g、大黄15 g、伸筋草10 g、威灵仙10 g、透骨草10 g、山楂 15 g、乌梅15 g、海桐皮10 g、皂角10 g、红花8 g、生川乌3 g,生草乌3 g、细辛5 g、车前子3 g、三棱8 g、莪术8 g、栀子3 g,将药物晒干,研成细末,按剂量比例混合分装成250 g为1包。每次用1包,用时加清水300~400 ml,酒醋各30~50 ml,温火加热拌成糊状,温度70~80℃,装入单层纱布袋内扎紧,置于患处来回热敷,药包冷却后仍可加温再用,1包可连续使用1~2次。 2组患者治疗7~10次,显效:疼痛消失,恢复工作,治疗组29例,对照组12例;有效:疼痛明显好转,能适当从事轻体力劳动,但时间不能持久,易于复发,治疗组4例,对照组8例;无效:治疗7~10次无变化。2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χ2=1.42,P>0.05,差异无显著性。 中医学认为腰背痛属于“痹症”范畴,多为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或外伤性闭阻经络筋脉关节所致。透骨散中生川乌、生草乌、细辛有散风祛寒、温经活络之功效;威灵仙、透骨草、伸筋草能祛风散寒除湿、宣痹止痛;红花、当归、山楂、皂角、乌梅、车前子、三棱、莪术、大黄、黄柏、栀子和海桐皮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化瘀作用。将以上诸药配以酒醋热敷患部,促使局部微细血管扩张,提高药物的渗透性及组织对药物的吸收作用。由于本药方为外用药,有些药具有毒性如生川乌、生草乌等,切勿入口;调药的锅宜专用;注意热敷药物的温度,以免烫伤;对酒过敏者,可只加醋;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和感染、孕妇、严重心脏病、开放性创面、实热症或虚热证禁用。
作者单位:东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东莞 511700)
上一个医学论文: 农村开展脑瘫康复模式 下一个医学论文: 手法配合药敷治疗内踝严重扭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