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治疗 |
|
霍文 姚保龙 蒋小毛 徐丽明
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对实现生活自理的影响很大。我们运用促通技术的原理治疗2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下肢,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并探讨了踝关节活动度和踝背屈对步行能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6例偏瘫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2组。发病≤6个月为早期治疗组(A组)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59岁10例,≥60岁6例;脑出血7例,脑梗死9例。发病>6个月为后期治疗组(B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59岁6例,≥60岁4例;脑出血4例,脑梗死6例。2组的年龄、性别和临床诊断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采用综合促通技术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次30~60 min。 1.3 评定①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1],评价偏瘫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及踝背屈运动功能恢复情况。②MAS法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进行评定[2]。③踝关节活动度(踝ROM)中立位0度位测量,取被动的角度,观察踝关节背屈活动受限的情况。正常范围(-)5~20度;背屈受限(±)5~-5度;背屈受限(+)-5~-10度;背屈受限()-10~-20度;背屈受限()>-20度。
2 结果
经过1~3个月的治疗,2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下肢功能、步行能力和踝背屈得分均增加,P<0.05,A组得分高于B组,P<0.05(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下肢恢复情况及治疗后2组得分增加幅度比较(±s)
项目 A组 B组 治疗后增加幅度 治疗前 治疗后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P值 A组 B组 P值 下肢功能 步行能力 踝背屈 15.88±5.74 1.94±1.37 0.63±1.20 23.63±4.43 4.31±1.08 2.75±1.81 <0.05 <0.05 <0.05 17.4±6.64 2.80±1.32 0.70±1.34 20.8±6.80 3.60±1.65 1.90±1.97 <0.05 <0.05 <0.05 7.75±3.00 2.38±1.02 2.13±1.09 3.40±1.35 0.80±0.79 1.20±0.92 <0.05 <0.05 <0.05
步行能力与下肢功能、踝背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2、0.556,P<0.05。 踝ROM正常的12例患者,治疗后步行能力积分>3分11例(91.7%),而踝ROM受限的14例患者治疗后步行能力积分>3分6例(42.9%),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2)。 表2 治疗前踝ROM受限程度与治疗后步行能力的关系
踝ROM 受限程度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步行能力 A组 B组 0 1 2 3 4 5 6 - ± +
12 5 6 2 1 10 3 2 1 0 2 2 4 1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2 3 2 0 5 1 2 0 0 2 2 1 0 0 4 0 0 0 0 合计(%) 26(53.8) 16(37[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脑血管病急性期的康复 下一个医学论文: 脑梗死患者智力记忆测验结果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