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因素 |
|
郭仕峰 薛彦忠 刘成兰 赵振宇 项建平 李丽
结核性脑膜炎(TBM)是原发性结核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占人群的7/10万[1]。近年发病率在全球有所回升,现将我院1990~1997年间收治的50例TBM患者,结合文献就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28例,女22例,年龄14~73岁,平均(37.1±16.5)岁。其中20岁以下6例,21~40岁25例,41~60岁14例,60岁以上5例。单纯TBM 14例(28.0%),并存肺结核33例(66.0%),其中Ⅱ型12例,Ⅲ型16例,Ⅳ型4例,Ⅴ型1例。肺外结核3例(6.0%),其中颈淋巴结核1例,骨结核1例,肾结核并积水1例。50例中痰结核菌培养或涂片阳性30例(60.0%)。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真菌感染1例,确诊前病程7天至9个月,<4周者46例,死亡5例,12例留有后遗症;>4周者4例,死亡3例,1例留有后遗症。所有病例均符合Ahuja[2]和夏青忱[3]的诊断标准。 1.2 临床表现 见表1。 1.3 病期分类 参照夏青忱[3]临床分期标准,早期(<2周)35例(70.0%);中期(2~4周)11例(22.0%);晚期(>4周)4例(8.0%)。起病形式与预后的关系见表2。 1.4 脑脊液检查 50例TBM患者均行1~数次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13.26~79.56mmH2O(1kPa=10.20cmH2O),结核PCR检查13例,4例阳性。脑脊液改变与预后的关系见表3。 1.5 EEG结果 50例中,34例行EEG检查,重度异常EEG表现3例,中度异常EEG表现8例,轻度异常EEG表现10例,正常13例。 1.6 CT结果 脑CT扫描22例,脑积水6例,脑梗死5例,结核球1例,正常10例。 1.7 治疗方法和转归 本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抗结核、降颅压、鞘内药物注射和脑脊液置换等)治疗,近期治愈24例,好转18例,13例留有后遗症(智能障碍5例,肢体瘫痪4例,视力障碍4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16.0%。
表1 50例TBM患者的临床表现(例,%)
症状 例数 % 症状 例数 % 体征 死亡数 例数 % 发热 39 78 抽搐 16 32 视乳头水肿 10 20
头痛 46 92 颈项强直 46 92 瘫痪 11 22 呕吐 35 70 失语 3 6 尿便障碍 7 14 精神异常 14 28 视力障碍 2 4 病理反射 7 14 意识障碍 8 16 眼肌麻痹 2 4
表2 TBM起病形式与预后的关系(例,%)
起病形式 例数 死亡数 % 后遗症 % 急性 35 3 8.6 5 14.3
亚急性 11 2 18.2 7△ 63.6 慢性 4 3 75.0 1 25.0 合计 50 8 16.0 13 26.0
与急性相比χ2=12.168 P<0.01; △与急性相比χ2=10.577 P<0.01 表3 TBM脑脊液改变与预后的关系(例,%)
脑脊液结果 例数 死亡数 % 后遗症数 % 压力 <18mmH2O 9 0 0 1 11.1
1.96~3.52kPa 31 4 12.9 8 25.8 >3.52kPa 10 4 40.0 4 40.0 白细胞计数 <20×106/L 8 1 12.5 0 0 (20~500)×106/L 37 6 16.2 11 29.7 501~1000×106/L 5 1 20.0 2 40.0 细胞学分类 中性粒细胞为主 15 5 33.3△ 6 40.0 淋巴细胞为主 35 3 8.6 7 20.0 蛋白定量 <1.[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18例误诊与预后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61例血液透析治疗体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