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血管病致脑死亡的临床与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电图观察 |
|
崔海燕 马建国 刘素之
危重的脑血管病可以导致脑死亡。单一经颅多普勒超声或脑电图监测对脑死亡的价值在以往的研究中较为多见,将两者结合的报道在国内尚少见。为了探讨临床、经颅多普勒超声、脑电图监测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在1998年对住在NICU病房的9例因脑血管病、脑死亡致死的患者以及同期的6例出现脑疝经积极抢救后好转的患者进行了临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电图(EEG)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脑死亡组9例患者均经我院诊断为脑血管病,其中3例为大面积脑梗死,4例为脑出血(2例因梗阻性脑积水而行脑室引流术),2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组有6例脑血管病患者(经积极治疗好转并存活),在入院后出现脑疝;其中2例为脑梗死,4例为脑出血(1例行血肿抽吸术)。此15例患者均经常规的脱水、降颅压,脑细胞赋能剂等药物治疗;对脑梗死有溶栓适应证者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无适应证者予常规活血化瘀治疗;对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予钙离子拮抗剂防治脑血管痉挛。为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监测中心静脉压并适当补液;监测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维持内环境稳定;对呼吸衰竭者以SIEMENS 900C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对血压剧烈波动者,静脉泵入血管活性药物以控制血压。 1.2 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使用DWL-X7便携式机,由有经验的神经科医生操作。用2MHz探头经颞窗探查大脑中动脉,取样容积10~15mm,沿血管以1~2mm渐进检查直至血流信号消失;必要时加做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对上述15例患者在入院时、临床病情发生变化时、每4小时进行一次床旁检查,并记录同一患者大脑中动脉相同深度的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留作前后对比。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脑死亡的标准:①舒张期逆向血流,②极小的收缩期图形,③无血流图形。 1.3 脑电图监测 对上述15例患者用SIEMENS公司出产的CIRCUS 1260监护仪进行连续床旁脑电图监测。针状电极安放在前额(Fp1、Fp2)及中央(C3、C4),作为非作用电极的针状电极放在额前发际中点,并以头部弹力纟 崩带固定,每24小时进行一次消毒。于入院时、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每4小时一次记录脑电波形留作前后对比。在每次记录前均定标,选定同一走纸速度。 脑电静息标准:电压低于2μV或等电位线。 意识障碍时脑电图表现:正常α节律的改变。①昏睡及浅昏迷时规则的2~3Hz高幅慢波;②中~重度昏迷时规则或不规则的低幅慢波,甚至可见脑电抑制。 1.4 临床情况与经颅多普勒脑电图监测的对比 以患者的临床情况为准,比较经颅多普勒、脑电图监测的发现。分析经颅多普勒、脑电图监测在脑死亡组及脑疝组的不同结果。 1.5 统计学处理 对脑死亡组(入院、脑疝、脑疝症状加重时)及脑疝非脑死亡组(入院、脑疝、脑疝缓解时)患者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进行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2 结 果
2.1 脑死亡组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脑电图变化 2.1.1 脑死亡组患者入院、脑疝、脑疝症状加重时经颅多普勒、脑电图表现见表1。 2.1.2 脑死亡组患者出现脑死亡临床症状、变化的时间关系 9例脑死亡患者均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脑死亡的经颅多普勒变化,这些变化可发生于出现脑死亡临床症状时、之前或之后,其中3例在出现脑死亡临床症状之前,2例在出现脑死亡临床症状的同时,4例在出现脑死亡临床症状之后。这些患者在出现脑死亡临床症状时、之前或之后,脑电图均出现脑电静息,其中6例在出现脑死亡临床症状之前,2例在出现脑死亡临床症状的同时,1例在出现脑死亡临床症状之后。脑死亡时经颅多普勒、脑电图变化的先后顺序:5例脑电图变化早于经颅多普勒,3例经颅多普勒与脑电图同时出现变化,1例脑电图变化晚于经颅多普勒变化。
表1 脑死亡组患者入院、脑疝、脑疝症状加重时TCD及EEG表现
例序 Vs Vm Vd PI EEG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120 108 56 71 76 32 44 49 20 0.53 1.09 0.36 ★ ■ ▲ 2 88 79 38 50 41 22 34 27 9 0.65 0.70 0.27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癫痫持续状态130例临床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对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