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出血昏迷患者血浆 胃液神经肽Y动态变化的临床观察 |
|
黄健美 李亚洁 王春慧 陈新洲 翟惠敏
【摘 要】目的:测定32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血浆、胃液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含量,探讨其与脑出血严重程度的关系及脑出血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免法动态测定32例急性脑出血后昏迷患者血浆、胃液NPY含量,动态观察NPY水平在脑出血后昏迷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变化。结果:不同部位脑出血后昏迷患者血浆、胃液NPY含量第1周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发病第1天开始上升,第2天达高峰,持续3~5天后逐渐下降,第4周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不同部位脑出血后昏迷患者血浆、胃液NPY含量LSD组间比较以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基底节、脑叶、脑干出血呈梯次分布。结论:NPY参与急性脑出血后继发性病理、生理损害,动态测定脑出血后昏迷患者血浆、胃液NPY含量,有助于判断脑出血严重程度和分析潜在胃肠动力改变,为临床诊断、治疗和营养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脑出血 昏迷 神经肽Y 放射免疫检测
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是Tatemoto等自1982年首次从脑组织中提取出的一种由3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存在于神经细胞内,在人脑的各个区域都有存在,在不同区域常与不同的神经递质共存,以基底节含量最高,也存在于周围神经系统及许多器官,对机体多种生理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目前,有报道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NPY样反应[1],但对脑出血昏迷患者血浆、胃液中NPY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国内外迄今未见报道。为此,作者对32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进行了血浆、胃液NPY水平的动态监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脑出血患者共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30~71岁,均为CT确诊急性脑出血、昏迷指数(GCS)评分3~8分的住院患者,排除有胃肠疾病史,入院常规给予止血、脱水(20%甘露醇等)、抗感染、抗酸(甲氰咪胍等),禁食1~3天后无消化道出血,鼻饲6次/d,200ml/次等治疗。其中基底节出血9例,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8例,脑叶出血9例,脑干出血6例;合并消化道出血15例,呕吐25例,死亡10例。 1.2 对照组 正常的健康者共35例,其中取血浆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4~69岁,取胃液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3~67岁。 1.3 实验方法 静脉采空腹血2ml,置于含30μl 10% EDTA二钠和30μl抑肽酶塑料管中混匀,4℃ 3 500r/min离心20min,离心后取上层血浆放-60℃低温冰箱保存。胃液标本,用胃管抽空腹胃液10~40ml后按张学庸[2]等所示方法收集。试剂盒由解放军总医院提供,质量控制达标,实验操作程序均按产品说明书由专人严格进行。 1.4 数据处理 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作方差分析、最小差值比较(LSD)组间比较用最小显著差法。
2 结 果
2.1 32例急性脑出血昏迷患者血浆、胃液NPY含量的动态变化(表1)。脑出血后第1周NPY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第2~3周逐渐下降,第4周接近正常组水平。
表1 急性脑出血昏迷患者血浆、胃液NPY含量动态变化 (±s,ng/L)
组 别 n 血浆NPY n 胃液NPY 脑出血组 第1周 32 182.79±49.70 32 207.09±36.94
第2~3周 25 159.92±36.69 25 178.67±32.36 第4周 22 138.68±30.05 22 144.92±32.02 正常对照组 20 108.38±21.00 15 120.84±17.12 F 值 17.17 30.9 P 值 <0.01 <0.01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1 P<0.05 2.2 10例脑出血患者血清、胃液NPY含量变化曲线图(图1),表明脑出血第1天内NPY开始升高,第2天达高峰,持续3~5天,第5天后逐渐下降。
图1 脑出血胃液及血液NPY变化曲线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亚低温治疗时胸肺顺应性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下一个医学论文: 癫痫持续状态130例临床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