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观察 |
|
刘百波 李雪梅 刘志辉
视神经脊髓炎的主要特点是合并有视神经与脊髓的脱髓鞘性变,以往应用常规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疗效大多不令人满意,常遗有失明、肢体瘫痪甚至死亡。近年来我们对9例较重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进行了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methylprednisolone pulse therapy,MPPT)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MPPT治疗组9例,男5例,女4例,年龄20~47岁,另将应用常规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的10例本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男6例,女4例,年龄18~51岁,两组患者均符合视神经脊髓炎的诊断标准[1]。入院时视力在4.0以下,两下肢肌力在0~3级,都具有感觉障碍平面及括约肌功能障碍,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颜色无色透明,细胞数0~175×106/L,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定量0.15~1.30g/L,治疗组4例,对照组3例做了脊髓MRI检查,显示脊液炎症。 1.2 治疗方法 从入院确诊后即开始治疗,治疗组用甲基强的松龙1 000mg加入10%葡萄糖液中缓慢静滴,每日1次,连用5天,而后改用地塞米松10mg静滴,每日1次,连用10天后改为强的松1mg/(kg.d),早晨一次顿服,以后每周减量5~10mg,直至减完。对照组开始即用地塞米松10mg静滴,每日1次,连用10天后改为强的松口服,剂量与减药方法同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各有部分患者合并应用抗生素、维生素类及神经营养药,但均未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视力提高2级的时间;②肌力增加2级的时间;③括约肌功能(排尿,排便)恢复时间;④患者自行迈步行走时间,将2组患者以上神经功能恢复所需时间(天数)以±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结果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所需的时间比较见表1。
2 讨 论
近年来国内外报告[2~4]应用MPPT治疗多发性硬化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等,但尚未发现国内有关应用此疗法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的报道。本组患者应用MPPT治疗平均在1周后视神经脊髓功能明显恢复,均未发现肺、泌尿系统感染及褥疮等并发症,神经功能恢复所需时间比常规剂量激素治疗的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提示MPPT治疗视神经脊髓炎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天数,±s)
组别 例数 视力提高 二级 肌力提高 二级 二便恢复 时间 自行行走 治疗组 9 7.76±4.25 6.74±3.23 11.25±7.44 15.30±8.71 对照组 10 12.38±5.81 12.75±4.18 17.26±6.29 19.97±9.42 t值 2.86 3.48 2.13 2.09 P <0.01 <0.01 <0.05 <0.05
关于应用MPPT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2,5,6]:①静滴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后血中药物浓度比口服强的松龙高250倍,比静滴地塞米松高30倍,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②用药后可明显降低损伤的视神经脊髓中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减轻脱髓鞘程度,改善神经传导功能。③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减轻视神经脊髓的炎症反应及水肿,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 本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但有个别报道[6]MPPT可出现血糖增高、肺部感染、癫痫甚至猝死,故在临床应用中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作者单位:刘百波(山东省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 261031) 李雪梅(山东省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 261031) 刘志辉(山东省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 261031)
参考文献
1,史玉泉主编.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864~866 2,丛志强.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在神经科的临床应用.新医学,1993,24:213 3,陈卫东综述.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在神经[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不同的环磷酰胺冲击方案对狼疮性肾炎的影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