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 |
|
肖金华 沈元娜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特殊的清除超氧自由基的抗氧化酶。脑血管病发生后增加活性氧自由基的生成,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清除将引发神经细胞的质膜及细胞器脂膜的过氧化,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与微循环障碍[1,2]。曾有报道认为脑血管病患者抗氧化酶类(SOD),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含量降低[3]。本文观察了3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红细胞内SOD与正常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性比较;同时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液流变学变化;并就SOD变化与血液流变学变化之间联系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7例,其诊断均按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第三次修订诊断标准,均经CT证实。其中男性26例,女性11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42岁,平均年龄64岁。健康组:37例,系体检未发现心、肺、肝、肾、糖尿病等疾病者。由于SOD随年龄增高而降低,健康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性别、年龄配对,以排除性别、年龄对酶活性的影响。 1.2 样品收集 患者均于入院后48小时内采晨间空腹静脉血测SOD活性及血液流变学各项;经治疗1个月后复查SOD活性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健康组亦采晨间空腹静脉血测SOD活性。 1.3 研究方法 用“微量血SOD快速检测试剂盒及操作方法”测SOD活性,结果以μ/gHb 表示。采用上海医科大学生物、生物物理教研室的微机程控毛细管粘度计及操作法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 1.4 统计学处理 用t检验。
2 结 果
2.1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急性期红细胞内SOD活性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恢复期比健康对照组高,见表1。
表1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恢复期与健康人SOD活性比较 (±s,U/gHb)
组 别 例 SOD t值 P值 健康组 37 1308.68±266.43 急性期 37 1203.78±242.63 2.069 <0.05*
恢复期 37 1432.87±390.03 1.76 >0.05
注:与健康组比 2.2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发病期较恢复期红细胞内SOD活性降低,见表2,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见表2。
表2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恢复期SOD及血流变学变化(±s)
组别 n SOD 全血粘度比 全血还原粘度比 血浆比粘度 压积 血沉 K值 细胞聚集指数 U/gHb 80I/S 20I/S 80I/S 20I/S % mm/h 急性期 37 1203.78±242.63 7.08±1.73 12.09±3.82 14.52±5.20 26.02±5.17 1.89±0.13 43.78±4.88 30.05±9.40 108.11±32.80 1.75±0.28
恢复期 37 1432.78±390.03 6.21±1.19 10.07±3.21 12.51±2.30 20.30±5.98 1.68±0.25 40.86±4.58 26.24±13.15 92.32±26.36 1.59±0.23 t值 4.10 3.44 3.10 2.68 5.03 5.05 3.43 2.49 3.96 2.54 P值 <0.001 <0.01 <0.01 <0.05 <0.001 <0.001 <0.01 <0.05 <0.001 <0.05
注:I/S为切变速率 3 讨 论
目前研究[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变化的临床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谈谈血液标本采集的干扰因素及其控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