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聋儿言语康复方式与康复效果研究 |
|
4例,重度聋7例,重度以上10例;3组24例,中度聋6例,重度聋8例,重度以上10例;4组22例,中度聋4例,重度聋8例,重度以上10例;5组24例,中度聋6例,重度聋8例,重度以上10例。 1.2 研究方法 训练及测试在安静的言语康复治疗室内进行。设施有:聋儿用言语训练桌椅。方式1组聋儿用测试图片10张,言语康复治疗师3名。 1.2.1 测试内容:设计10句既能用口语表达,又能用图片、自然手势、表情等其它形式表达,使用智力正常的初训聋儿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指令性语言。5种言语康复方式包括:方式1组是图片+自然手势+表情+口型+言语;方式2组是自然手势+表情+口型+言语;方式3组是表情+口型+言语;方式4组是口型+言语;方式5组是言语。 1.2.2 测试方法:由一名聋儿语言康复师,距离被试聋儿50cm处面对面平视而坐。测试方式1组时,每次测试首先出示3张图片,其中有1张为测试卡。然后增加自然手势、表情、口型、言语,让聋儿选图片,执行测试指令。测试方式2、方式3、方式4、方式5时,每一句需要测试3次。 1.2.3 评分标准:由1名主试言语康复治疗师测试完1句话后,由2名言语康复师做记录、评分(每句10分,满分100分)。如被试不复述或不执行指令,不得分,纠正后仍执行错误不得分。测试结果经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5组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组成绩最高,成绩按高低排列为:1组>2组>3组>4组>5组。其检验结果是1组与2组成绩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方式1组与3组、4组、5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组与3组、4组、5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3组与4组比较无差异(P>0.05);3组与5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4组与5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1)。虽然各种条件下的聋儿都乐于接受1组的康复方式,而且成绩最佳,但各组样本中,中重度聋的聋儿不但方式1组成绩最高,其它方式组成绩均高于重度和重度以上聋的聋儿,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异(见表2)。
表1 5组方式与对照组各方式成绩比较 (±s)
组 别 得 分 方式1组 91.11±3.65 方式2组 81.80±12.57 方式3组 65.80±12.57 方式4组 63.50±13.39 方式5组 24.44±23.00
表2 听力水平与5种方式测试成绩比较 (±s)
听力 中度聋 重度聋 重度以上聋 方式1 100±0 98.33±2.91 95.53±4.14 方式2 98.80±2.46 82.00±3.03 77.86±6.36 方式3 95.67±2.87 67.14±5.67 56.56±7.94 方式4 96.47±2.54 64.17±10.21 51.25±5.80 方式5 97.47±3.03 24.29±16.94 9.34±1.77
P<0.05
3 讨论 本试验结果方式1组成绩最高。与方式3、方式4、方式5组成绩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说明方式1组的康复手段聋儿乐于接受,最容易使聋儿理解言语。结果显示方式1组与方式2组成绩相比较,统计无显著差异。证明方式1组与方式2组的语言表达方式均能使聋儿接受。两组的共同点是都有自然手势、表情、口型、言语,均属多通道表达方式。特别是自然手势在聋儿学习和理解言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自然手势与聋哑学校用的手语是不同的。自然手势在正常人的生活交往中也经常使用,帮助传达和理解语言信息〔3〕。因此我们认为在聋儿语言康复训练过程中,使用自然手势帮助聋儿学习和理解言语是非常必要的。本试验中随着表达方式的手段减少成绩越来越差,特别是方式5单通道方式(即单纯语言听力训练)成绩最差,重度以上聋的聋儿,单纯用听觉言语康复方式,很难理解抽象的而又具体的有声语言。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复杂认知心理活动,语言符号信息在脑内的加工过程,是从最初的语言符号的感知辨认,理解感受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改善东莨菪碱致学习记忆障碍的实验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脑损伤范围和部位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