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留置尿管致尿道瘘1例报告 |
|
敖丽娟 饶碧云 李云春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5岁,因T3、T4压缩性骨折合并完全性脊髓损伤,液气胸,行开胸探查引流术并椎板减压术后3月,压疮皮瓣修补术后1个月转康复科治疗。患者自述1998年9月15日因车祸致胸以下无知觉,不能活动,不能排尿,一直保留导尿,持续开放导尿管。导尿管固定于大腿内侧,每2周更换尿管1次,未作膀胱训练,压疮皮瓣修补术后长期采用俯卧位卧床。转入康复科经检查评价后立即开始相应的康复训练,尤其是膀胱训练,按时饮水,每2~3小时开放导尿管1次。12月19日患者开始畏寒发热,尿检: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少许,考虑为尿路感染,静脉注射抗生素。12月22日发现右侧阴囊明显红肿,穿刺后抽出黄绿色脓液约7ml,加强抗感染治疗。12月23日出现右侧阴囊持续渗尿。12月28日行尿道逆行造影,证实为尿道阴囊瘘,见附图。立即拔出尿管,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右侧阴囊局部消毒后用敷料小沙袋局部加压包扎;及时更换敷料,1周后渗尿逐渐消失,但局部形成硬结,中心可见小脓点。此间,患者已形成反射性排尿,稍一活动就有尿液自尿道不自主排出,考虑为尿道瘘愈合困难,因而在1月20日拔除耻骨上膀胱造瘘管而改用间断导尿,每6小时1次,经上述处理后尿液很少自尿道不自主排出,阴囊硬结逐渐缩小,脓点消失。至2月24日再次尿道逆行造影,提示瘘管已明显缩小。目前该患者仍在治疗中。
附图 首次造影示尿道阴囊瘘
2 讨论 脊髓损伤患者长期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报道很多〔2〕,导尿不慎所致的尿道损伤也有报道〔2,3〕,但最终形成尿道瘘者不多。本病例尿道瘘形成的可能原因为:①长期留置导尿管使具有抑菌作用的前列腺液流入尿道受阻致尿道粘膜免疫力下降,另外脊髓损伤后皮肤、粘膜的神经营养差,在此基础上轻微的尿道内的机械性压力则极易引起尿道内压疮进而发生感染,形成瘘管。该患者在脊髓损伤后,长期留置导尿管并固定于大腿之间,而且在尾骶部压疮修补术后长期采用俯卧位,由于男性尿道的解剖特点,上述因素极易在尿道耻骨前弯及耻骨下弯处形成尿道内压疮,而留置导尿管及局部的感染使压疮长期不能愈合,开始膀胱训练后夹持导尿管使尿道内压力增加,压疮扩大,感染扩散,形成阴囊脓肿,终致尿道瘘。②更换气囊尿管时操作不慎,如拔管时气囊未充分放水或者未插到足够的深度就充水而致尿道撕裂伤,继发感染而引起尿道瘘。从本例患者的情况来分析,我们觉得后一种可能性较小,因为如发生尿道撕裂伤,当时即可出现血尿。 长期留置导尿确实弊多利少,如护理不当,也极易造成尿道瘘严重并发症。因而在脊髓损伤患者中推行间断导尿很有必要,不仅可以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4〕,也可预防尿道内压疮。另外,导尿管固定的位置很重要。现在仍有很多护理人员将导尿管固定于大腿内侧并从大腿下引出与固定于床旁的引流袋相连结以防尿液逆流引起感染,但却没有想到这种固定方法极易在尿道耻骨前弯处形成压力,导致尿道内压疮。所以,将阴茎及导尿管固定于下腹一侧可能更为理想。
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650101
参考文献 1 吴铁城著.实用导尿术.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35. 2 张辉,强万明,等.留置Foly尿管致后尿道损伤2例报告.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8,4(1):5. 3 张建风,陈进,等.留置气囊尿管少见并发症的处理.护士进修杂志,1997,12(9):18. 4 郭世绂,胥少汀编.脊髓损伤基础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21.
上一个医学论文: 呼吸系统疾病康复 以循证为基础的康复治疗方案建议 一 下一个医学论文: 手外伤的康复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