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12例临床分析 |
|
林吉进 林郁生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endocardial fibroelastosis,EFE)于1941年首先被Crt oss命名,属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病死率高,病变以心内膜弹力纤维弥漫性增生变厚,致心室 肌舒缩均受限,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为特征,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6个月内发病多见,也可见于 新生儿。本病是婴幼儿时期发生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临床往往因缺乏特异性表现和 诊断方法,易与心肌炎、缩窄性心包炎及引起左室增大、肥厚一类的疾病相混淆[1] ,近年来由于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有力地协助本病早期诊断与治疗。现将我们诊治的12例 EFE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对本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及诊断标准 病例为我院1990年4月至1999年4月间儿科住院患儿,12 例中男5例,女7例。年龄20天至2.5岁,其中年龄小于6个月8例,6~12个月2例,大于1岁2 例。按以下标准诊断为EFE:①早期即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多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心衰顽固 ,反复加重;②无明显器质性心脏杂音;③X线示心脏增大,以左室为主,搏动减弱;④心电图示 左室肥厚,伴心前区S-T段下移和T波倒置;⑤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内径扩大,心内膜增厚,收缩 无力。 1.2 临床表现 咳嗽10例,气促11例,发绀9例,发热7例,苍白、多汗、纳差 、喂养困难5例,烦躁不安8例。心前区隆起6例,心动过速9例,心音低钝10例,心尖部2/6收缩 期杂音2例,未闻及杂音10例,肺部湿音6例,肝肿大5例。 1.3 辅助检查 X线检查:12例均有中度以上心脏扩大,左室肥厚10例,普大 2例,左室搏动减弱9例,肺炎5例。心电图检查:12例均有异常,左室肥厚12例,伴ST-T改变11 例,窦性心动过速9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超声心动图检查:12例均有左室明显扩大,其中 左室 与右室均扩大2例,左室与左房扩大1例,10例可见心内膜增厚,回声增强,内膜增厚程度2.5 ~5.6mm,平均(3±0.8)mm,增厚的心内膜呈区域性分布,集中在左室后壁、侧壁及 后间隔。12例均示心肌运动弥漫性减弱。彩色多普勒观察发现2例有中度二尖瓣返流,伴二尖 瓣增厚和腱索增粗各1例,伴房缺1例。 1.4 治疗 治疗以洋地黄为主,重症或合并肺炎心衰者辅以肾上腺皮质激 素、抗生素及血管活性药物等进行综合治疗。急性期用西地兰0.04~0.06mg/kg静 注,首次用半量,余量分2~3次,每4~6小时1次,缓解后改服地高辛0.01mg/kg,每12小时1 次口服,合并肺炎心衰者加用地塞米松和酚妥拉明,病情缓解后服强的松1.5mg/(kg*d), 6~8周后开始减量,减至2.5~5mg/d作为维持量。一般轻症病例则仅给予口服地高辛和 强的松则可。一般用药至心电图正常,X线接近正常可渐停药,而以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室大 小基本恢复正常,左室射血分数(EF)、心室短轴缩短率(FS)、心脏指数(CI)等收缩功能和二 尖瓣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充盈峰值流速(A)、等容舒张时间(IVRT)等舒 张功能恢复正常,则为安全的停药标准,12例中1例因不规则用药,致反复发生肺炎心衰而死亡 ,1例放弃治疗,余10例均痊愈。5例因肺炎心衰而首次就诊,于急性期静注西地兰、地塞米松, 病情控制后改口服地高辛和强的松,经治疗均痊愈。 2 讨 论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属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多发生于婴幼儿,特别是6个月以下 的婴儿,新生儿可发病。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主要与宫内感染、心内膜缺血缺氧、机械梗 阻、淋巴管阻塞、先天性代谢障碍以及遗传有关,近年来多数认为EFE与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 有关,可能为病毒性心肌炎发展而来。病理改变为心脏扩大以左室为主,心内膜下弹力纤维增 生,使心内膜增厚呈乳白色,平滑光亮,主要累及左室,也可以累及右室或右房,甚至整个心脏, 且可有附壁血栓形成。 EFE病情轻重不一,临床表现不尽一致,诊断重点有如下几点[2]:①婴幼儿不明原 因心脏增大,早期发生心力衰竭,多见于6个月以下婴儿;②心脏无明显杂音,心音低钝;③心电 图示左室肥厚伴心前区ST-T改变;④X线心影增大,以左室为主,左室搏动减弱;⑤超声心电图 示左室扩大,短轴缩短率(FS)及射血分数(EF)降低。本病缺乏特异临床表现,易被误诊为肺炎 、心衰、先心病、心肌炎等。 EFE与心肌炎鉴别:EKG示左室肥厚伴劳损,超声心电图示左室扩大,搏动减弱,心内膜增厚, 回声增强,X线心影增大,以左室为主,心影边缘模糊,左前斜位[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与射频消融 下一个医学论文: 气囊漂浮电极床边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