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与射频消融 |
|
张永珍 张黎君 王毅 张婷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中最为常见的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随着临 床电生理学的发展,有关老年PSVT的患者报道日渐增多。本文就我院1994~1998年收治的41 例PSVT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与射频消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文41例患者,年龄60~78岁,平均64.8岁,男32例,女9例。41例中,23例无器质 性心血管疾病(正常组),18例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合并症组),分别为高血压11例,老年钙化性 心脏瓣膜病2例,冠心病2例,心肌病2例,心包积液1例。发作SVT时,5例患者出现晕厥,4例心绞 痛,12例显示ST-T改变。 所有病例均接受了食管电生理检查,房室结双径路(DAVNP)15例,房室旁道(AP)26例。41例 均诱发了折返性心动过速。41例发作SVT时,均静脉注射过心律平、异搏定、西地兰、ATP。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接受了射频消融(RFCA)。DAVNP采用房室结改良 术,消融靶点定位,是通过X线与局 部电位结合,首选为消融慢径。AP的RFCA,首先进行心内膜标测,确定房室旁道的位置。左侧A P采用经动脉二尖瓣环消融;右侧AP进行经静脉三尖瓣环消融。 1.3 疗效判定 药物有效,静脉注射药物中或注射后SVT转为窦性心律者为 有效。RFCA疗效判定: 以消融后立即复查心内电生理,各种刺激均不能诱发SVT;或RFCA后3~7天复查食管电生理,无 双径或旁道的存在,同时又不能诱发SVT为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本文PSVT共41例,DAVNP 15例,占36.6%(15/41);AP 26例,占63.4%(26/41), 其中左侧AP 20例,占77.8%(20/26)。 41例PSVT老年患者,正常组23例;合并症组18例。所有患者在发作SVT时的临床表现见表1。
表1 发作SVT的临床表现
组 别 总例数 晕厥 心绞痛 S T-T改变 合计 正常组 23 1 1 2 4 合并症组 18 4 3 10 17
本文41例PSVT老年患者中,合并症组有17例在发作SVT时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而正常组 仅4例,经卡方检验,(χ2=23.99),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所有病例 在发作SVT时的用药情况,见表2。 表2 药物治疗情况
类 别 总例数 心律平 异搏定 西地兰 ATP 药物无效 DAVNP伴AVNR 15 3 7 4 1 0 AP伴AVRT 26 17 5 2 0 2
注:AVN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药物治疗有效率95.1%(39/41),2例药物无效。2例无效者,采用超速起搏终止发作。41 例均有复发,复发率达100%。 本文41例PSVT老年患者均接受了RFCA,总的成功率92.7%(38/41)。其中DAVNP成功率为 93.3%(14/15);AP为92.3%(24/26),两者经卡方检验(χ2=0.015),无显著差异 (P=0.9)。成功的38例中,2例术后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经临时起搏,1个月后恢复 窦性心律。 3 讨 论 电生理学检查,绝大多数PSVT是折返激动引起。折返可发生于窦房结、心房、房室 结或旁道[1]。临床常见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 NRT),而房内及窦房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较少见。本文PSVT 41例,DAVNP 15例,占36.6%, AP 26例,占63.4%,其中左侧AP占77.8%,右侧AP占22.2%,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 [2]。 本文41例在发作SVT时,5例发生晕厥、4例出现心绞痛、12例显示ST-T变化,总的发生率为 51.2%(21/41)。在正常组与合并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因此,对 于合并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PSVT的老年患者,一旦SVT发作,应视为急症。 本文41例,当SVT发作时,均采用药物治疗终止发作,有效率达95.1%(39/41),但复发率 高达100%。药物治疗无效2例,以超速起搏终止发作。所有病例均接受了RFCA,R[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肥胖儿童红细胞膜变化与血压的关系 下一个医学论文: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12例临床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