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

报道〔3〕,国内颈椎病发病率约为3.8%~17.6%,而颈椎病患者中,有眩晕者可多达半数以上;有学者研究发现50岁以上头晕患者中,约有50%为颈性眩晕;国外有学者提出,在耳鼻喉科就诊的患者中,50%以上与颈椎病有关。由于颈性眩晕的表现多为主观性症状,疗效评定难度更大,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的评估量表。本研究尝试从颈性眩晕入手,探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状况的量化评估方法,借以推动颈椎病评定研究工作的进行。

1 量表的制订
1.1 临床统计资料
  统计分析了179例颈性眩晕病人的主要症状,前几位为眩晕或头晕(占100%)、颈肩痛(占93%)、头痛(占71%),其余的依次为恶心、睡眠差、视物模糊、耳鸣、心悸、记忆力减退、手麻等。问卷也显示对患者影响最大的前三位症状为眩晕或头晕、头痛、颈肩痛,其中眩晕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项,其影响大小取决于眩晕发作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三个因素,尤其是发作的严重程度。
1.2 量表的内容和标准
  根据上述统计资料,遵循康复评定特点:侧重于生活、工作、社交等综合功能的评估,多采用指数法和量表法等〔4〕,参考了国内〔2〕及国外〔5,6〕学者对颈椎疾患评定所用方法及提出的建议,为突出重点,尽量简化,只选取眩晕(包括头晕)、颈肩痛、头痛作为症状方面的评估项目。功能方面主要是反映日常生活及工作受影响的情况。心理方面主要反映患者病后的抑郁、焦虑、担心等。各项的分值比例按发生的频率及影响的大小分配。这样,该量表包括五项:眩晕16分(眩晕程度8分,频度4分,持续时间4分),颈肩痛4分,头痛2分,日常生活及工作4分,心理及社会适应4分,全表满分为30分。每项均分为5个等级。量表具体内容详见附图。使用时将附图中各项的得分删去(不让患者知道评分方法),在医生指导下由患者自行填表,在符合自己情况的项目前划“√”(详见附图)。

2 量表可行性的初步检验
2.1 评估对象
  颈性眩晕患者46例,男15例,女31例,平均年龄49岁(29~65岁,SD=11.30)。病程15天~20多年,平均病程47个月。 
2.2 检验方法
    由于本量表结构及内容均较简单,故仅对反映其度量准确性的准则效度(criterion validity)及反映其度量稳定性的再测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进行初步的检验。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附图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2.2.1 效度的检验:由于没有任何标准量表或参照资料,给效度的检验造成困难。本研究采用如下方法:先后共3次对患者进行症状量表评分(治疗前两次,相隔1周;治疗结束后再评一次),每次评分后要求患者仿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 VAS)给自己的综合症状评分,称自评分。以3次自评分作标准,分别与3次的量表评定得分总分比较,计算两者的相关系数,用于粗略表示量表评估结果与患者的实际情况之间的接近程度。
2.2.2 信度的检验:在第一次评估后,患者进行有关检查,不给予任何治疗,相隔1周后,由同一医师用同一量表对相同评估对象再评估一次,对前后两次疗前评估结果各相应项目进行相关分析,计算其相关系数,用于反映两次评估的结果变动情况,或稳定程度,称再测信度。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穴位注射配合灸百会治疗内耳眩晕症87例
    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耳源性眩晕证治心得
    眩晕宁联合西比灵治疗椎
    颈性眩晕的诊断和康复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102例临床分析
    儿童眩晕症100例临床分析
    旋转复位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椎
    参麦注射液治疗眩晕的疗效观察
    龙氏手法治疗环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眩晕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