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实施综合促通技术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能力的影响 |
|
朱建国1 袁栋才1 潘殿卿1 张菊香1 翁长水2 王红燕1 魏 琰1 张俊岭1 孟祥生1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脑卒中的诊断与抢救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但致残率仍很高,约80%的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人们需要的已不仅仅是挽救生命,而且要回归社会。目前,脑卒中的治疗尚无重大突破,缺乏特效的疗法。为提高生存质量,早期进行康复干预可有效地预防“二次性损伤”,防止发生“废用及误用综合征”。我们对6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进行了以促通技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神经内科住院的颈内动脉系急性期脑卒中患者120例(诊断按WHO标准,均经临床和颅脑CT确定),随机分为两组,即:康复组(R)和常规组(C)。但除外TIA、RIND明显智力及意识障碍、有严重合并症(心、肺、肝、肾等)者,均存在偏瘫,发病在8周以内,病情基本稳定。各组的性别、年龄、病变性质见表1。康复组及对照组均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分为轻、中、重三组(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见表2。 1.2 治疗方法 各组患者在急性期均接受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在康复组患者病情稳定(没有进行性卒中表现),即尽快开始康复治疗。主要采用现代康复医疗的主动型运动疗法,即:综合性促通技术,综合应用Bobath、Brunnstrom、PNF、Rood等方法,按脑卒中康复程序进行训练,弛缓期采用良肢位和变换体位、被动关节活动度及抗痉挛模式训练、痉挛期采用抗痉挛手法和诱发分离运动的训练,逐步进行仰卧位到翻身起坐、坐站位平衡,然后进行步行训练。训练时间每日1次,每次40min,并教给其家属或陪护人员正确的训练方法,以便非治疗时间在病房中对患者进行强化的主动型训练,在整个康复过程中贯穿心理治疗,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以上治疗3周为1个疗程,60例病人治疗时间最短为1个疗程,最长为4个疗程,平均为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价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以躯体功能评分了
上一个医学论文: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程序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多模式方法诊断 一种新的脑中风后抑郁的评测方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