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超声波对新西兰白兔脑损伤的超微病理学研究

2 2 1
神经细胞水肿 +++ ++ ++ + + +
神经元坏死 +++ + ++ - - -
膜内陷中断 ++ + - - + -
染色质凝集 +++ ++ - - + -
细胞质溶解 +++ ++ - - + -
细胞器破坏 +++ ++ - - + -
胶质细胞病变 +++ ++ - - + -
细胞核变化 ++ ++ +++ - - + -
细胞质破坏 ++ ++ +++ - -  -
神经纤维损伤 +++ ++ - - + -
毛细血管损害 ++ ++ ++ - - + -
血管周围变化 ++ ++ ++ + + + +

注:-基本正常;+轻度变化;++中度变化;+++、++++重度变化
3 讨论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并能通过弹性介质传播;通过组织时转换成热能,照射局部组织引起损伤;超声波还能在神经组织中可产生气泡,并汇集成腔隙,并能使机体产生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及自由基等对脑组织产生损伤;不同的超声波剂量和类型作用于头部,产生不同的效应,脑组织吸收后产生的损害也不同〔3,4〕。本研究结果提示:2.0W/cm2的超声波组光镜下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或溶解,胞体内尼氏体明显减少或消失,神经纤维断裂或脱髓鞘。电镜下尚存的神经细胞肿胀,核膜增厚、内陷且有中断,染色质凝集呈点状;胞质内见少数线粒体外,大部分细胞器破坏溶解,其质呈衰败景象;所见线粒体或肿胀或固缩,嵴断裂溶解呈空化样改变;高尔基体结构模糊。胶质细胞变化大致同神经细胞,细胞核呈固缩状,细胞基质破坏更为严重。毛细血管腔极度纡曲,内皮细胞膜断裂,细胞核纡曲,管腔结构模糊不清,管腔周围结构破坏殆尽,几乎成一空白带。此病理变化在连续超声波组尤为明显。1.5W/cm2的超声波组光镜下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胞体内尼氏体减少,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纤维有断裂现象。电镜下可见到神经元坏死,神经细胞多数线粒体扩张嵴断裂空化,大部分胶质细胞水肿空化,神经纤维鞘变性紊乱断裂,血管周围水肿;但其程度比2.0W/cm2超声波组为轻。1.25W/cm2的连续超声波组光镜下神经细胞肿胀变性,少量坏死,尼氏体轻度减少。电镜下神经细胞形态尚可,部分线粒体嵴模糊,大多数星形胶质细胞形态正常,个别小胶质细胞边缘模糊,变性坏死,神经纤维鞘变性分层,血管周围足突水肿。
  另外本研究发现超声波引起的损害主要分布在深部白质区,光镜下表现为白质疏松,呈网状,并有片状坏死灶,而脑皮质则损害较轻或不明显。电镜下表现为皮质深层神经细胞、胶质细胞、神经纤维、毛细血管等的超微病理变化,虽然和皮质浅层病变相似,但其程度均比浅层严重。这与以往文献〔6〕认为脑灰质更易受超声波损伤的报导不同,新近也有类似文献报导,认为引起皮质损伤的超声波剂量约为白质损伤的2倍〔4〕。此病理特点可能与本实验采用的环形移动法超声波而不形成驻波有关〔5〕。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超声血管造影在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治疗
    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
    肾综合征出血热肾脏二维超声的时相性改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
    输尿管镜下超声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并尿
    超声心动图监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经皮冠
    内镜超声在胰腺内分泌肿瘤  胰岛素瘤诊
    阴道超声照射对子宫内绒毛的影响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小儿心脏
    超声测量肺动脉和主动脉血流收缩时间间
    胎儿及新生儿的超声监测
    妊娠期妇女骨量定量超声测定及评价
    超声对中医药治疗不孕证疗效监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