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血带张力对浅静脉充盈度的影响 |
|
7~16.0kPa(80~120mmHg),C组止血带张力为>16.0kPa(120mmHg)。
2 结果
充盈表浅:可在皮肤下见到静脉血管,静脉血管在皮内或略凸出皮肤,静脉无明显张力;充盈饱满:静脉血管明显凸起于皮肤表面,其张力较大。 不同张力止血带对静脉充盈有不同的影响(表1)。
表1 3组病例静脉充盈度的比较
组别 例次 止血带张力(kPa) 静脉充盈度(例次) 表浅 饱满 A组 64×7 <10.7 376 72 B组 64×7 10.7~16.0 36 412 C组 64×7 >16.0 396 52
分别用统计学处理A组与B组,B组与C组,A组与C组的差异,经χ2检验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B组所采用的止血带张力为最佳。 3 讨论
肢体远端足够的动脉压决定着其静脉的良好回流,而良好的静脉回流才能保证表浅静脉的充盈度。在肢体上绷扎止血带,其张力不同,对血管的压力也不相同,因而对肢体远端血流的影响也不同。安静时人体上肢正常的动脉压是13.3~16.0kPa(100~120mmHg),[1]外周肘前静脉压力为10.0cmH2O。[2]理论上讲,当止血带压力达到13.3~16.0kPa时可阻断上肢的动脉血流,10cmH2O压力即可阻断上肢的静脉回流。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上述两种压力并不能完全阻断动、静脉的血流。完全阻断上肢动脉血流的压力是40kPa(300mmHg)。[3]静脉穿刺需要表浅静脉有良好的充盈度。只有保证上肢远端良好的动脉压,并完全阻断其表浅静脉的回流,肢体远端的静脉充盈度才能达到最佳状态。止血带压力过高,在阻断表浅静脉的同时,动脉亦被阻断,肢体远端的动脉血流减少,导致静脉充盈不良;当止血带压力过低时,虽然肢体远端的动脉血流良好,但静脉回流没有被完全阻断,肢体远端的静脉充盈也不理想。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止血带压力在10.7~16.0kPa时,肢体远端的静脉充盈度达到最佳状态。 在临床静脉穿刺时,不可能使用带有压力表的止血带来绷扎肢体(至少短期内不能),而常用胶管止血带。为了使胶管止血带的压力达到在10.7~16.0kPa范围内,我们通过多次的绷扎止血带练习,已熟练掌握了估计胶管止血带张力的方法。静脉穿刺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单位:白丽梅(110042 沈阳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3医院) 傅常清(110042 沈阳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3医院) 郭欣欣(110042 沈阳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3医院) 段阳(110042 沈阳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3医院)
参考文献
1,张镜如.生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9. 2,上海医学院主编.生理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148. 3,吴钟琪.临床医学三基训练医师分册.第2版.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29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干预对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结果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住院学龄期儿童的医疗恐惧及其影响因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