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RSA感染流行的护理 |
|
杨莘 刘芳
摘要 通过标本送检发现神内重症监护病房16例MRSA感染病人。采取重点监测,实施有效的消毒措施,通过提高病人的机体抵抗力,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对医务人员加强医院感染知识教育等措施。结果16例病人中,14例痊愈,2例恶化死亡,收到良好效果。提示:MRSA感染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否则医院将面临难以预料的困境。 关键词 神内重症监护病房 MRSA 感染 流行 护理
Key words Intensive care unite of neurology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 Epidemic Nursing
MRSA即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全球性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1]目前医院正面临着MRSA的感染日益严重和多重耐药的挑战。一方面MRSA感染给原发病的护理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MRSA感染也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同时延长了病人住院时间,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一旦MRSA流行传播,无论是重症监护病房,还是医院普通病房均将面临难以预料的困境。现将1998年12月至1999年1月我院神内重症监护病房(NICU)16例MRSA感染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1998年12月,NICU送检病人痰培养标本及导管培养标本时发现MRSA。为了调查其情况,在NICU19例病人、工作人员与物体表面共采集标本44件,结果见表1。标本采集根据微生物监测技术规范,采用物体表面涂抹法进行。
表1 病人、工作人员及物体表面MRSA检出率
标本来源 标本件数 标本阳性数 阳性率(%) 病人痰培养 23 16 69.6 病人鼻前庭 7 6 85.7 病人床旁用物 8 6 75.0 病人氧气面罩 1 0 0 工作人员手 5 0 0 合计 44 28 63.6
1.2 资料分析 本组NICU病房MRSA的流行,主要在病人的痰标本中发现,与文献报道[2]相符。16例病人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47~89岁,平均67±12岁。MRSA定植在呼吸道,而无呼吸道感染征象者8例,MRSA肺部感染者8例。其中3例给予气管插管,原发病诊断是大面积脑梗塞、脑干梗塞、脑出血。 病人鼻前庭MRSA检出率为85.7%,说明病人鼻前庭MRSA的定植已十分普遍。病人床旁用物MRSA的检出率为75%,说明周围环境物体表面MRSA的感染情况十分严重。 2 结 果
本次16例病人MRSA感染,5例定植在呼吸道的病人未给予药物治疗,通过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使病人恢复。其他11例病人中,3例定植肺部和6例肺部感染者加用药物治疗痊愈出院,2例恶化死亡,其中1例死因是肺部感染严重引起呼吸、循环系统衰竭;另1例是原发病导致脑疝,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3 护理
3.1 实行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控制传播途径 MRSA广泛存在于医院内,不仅病人及医务人员是MRSA的重要宿主,而且病区的各类物品均成为MRSA定植部位。[3]我们首先对NICU病房进行了封闭消毒,对MRSA感染或定植携带者分别进行了单人房间隔离或床边隔离,同时注明感染标记。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及各项操作前后,均用流动水洗手,操作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后用0.25‰洗消净泡手1min。为每一位病人配备一套专用查体用具(扣诊锤、听诊器 、手电筒、血压计袖带),每天用1‰洗消净擦拭1次,出院后进行终末消毒。病人用物、医疗器材污染或可疑被污染时均要进行清洁、消毒、再灭菌后方可使用。桌面、窗台、床架每天由卫生员用1‰洗消净溶液擦拭,保证一桌一抹,用后彻底消毒。实行病房、治疗室、处置室、洗手间、走廊和值班室拖把分开使用。每天通风换气3次,每次不少于30min。护士长每周公布1次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检查情况。 3.2 加强重点监测检查 本组16例MRSA阳性病人中,14例来源于急诊,进入NICU病房检出MRSA的时间为2~14天,2例病人自其他病区转入当天MRSA阳性。16例病人中15例MRSA为同一菌株,由此提示MRSA很容易在监护病房内发生和流行。因此,我们对每一位进入[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氯化钾 维生素C及胰岛素浓度对胰岛素吸附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率的分析与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