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膜间皮瘤43例诊断分析 |
|
范以虎 梅琪
胸膜间皮瘤病死率高,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国外报道24例中,无1例术前确诊,国内报道132例中85例误诊,足以说明其诊断困难[1]。现报告并分析我院1974年至1999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胸膜间皮瘤43例,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胸膜间皮瘤的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974年至1999年住院胸膜间皮瘤患者43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6~72岁,平均40.6岁,均无石棉接触史的记载。 1.2 临床症状 43例胸膜间皮瘤患者的首发症状主要为胸痛,其次为咳嗽、气急等,见表1。
表1 43例胸膜间皮瘤的首发症状
症 状* 例数 百分率(%) 胸 痛 20 46.5
咳 嗽 16 37.2 气 急 12 27.9 发 热 8 18.6 痰 血 4 9.3 其他症状 4 9.3 体检发现 10 23.3
注:*部分病例有1个以上症状 1.3 X线征象 X线胸部平片主要表现为胸膜结节影(51.2%),其中胸膜单发结节16例(37.2%),弥漫性结节6例(14.0%);不规则结节样胸膜增厚4例(9.3%),胸腔积液10例(23.3%),巨大块影3例(7.0%),胸膜钙化斑2例(4.7%),胸膜纤维斑1例。右侧(21例)多于左侧(19例),双侧病变3例。8例良性局限纤维型胸膜间皮瘤均表现为胸膜单发结节影。 1.4 胸部CT扫描 CT上显示不规则增厚的胸膜常包绕肺组织,并可延伸至叶间裂,但仅90年代的10例作了胸部CT扫描,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胸膜增厚,伴有单个或多个结节,见表2。
表2 10例胸膜间皮瘤的CT扫描
CT扫描* 例数 百分率(%) 单发结节 5 50.0 包裹性积液 4 40.0 胸腔积液 3 30.0 多发结节 3 30.0 胸膜增厚 3 30.0 巨大肿块 2 20.0
注:*部分病例有1个以上表现 1.5 胸水特点 43例中17例见胸腔积液(29.8%),其中中、大量积液11例(64.7%),肉眼外观胸液多数呈血性(58.9%)较粘稠,部分甚至可拉成条状或堵塞针头,病程中胸水由草黄色变为血性5例,占17例胸水病例的29.4%,胸水为渗出性,间皮细胞>5%者3例(17.6%),液气胸2例。 1.6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43例中22例作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检),其中见新生物2例(9.1%),管腔狭窄者7例(31.8%),阴性13例(59.1%)。 1.7 B型超声波检查 12例作了B型超声波检查,胸腔积液8例(66.7%),胸膜占位性病变、胸膜增厚、包裹性积液各4例(各占33.3%),部分病例有一个以上表现。 1.8 误诊疾病 术前误诊的疾病主要为结核性胸膜炎(23.4%)、肺癌胸膜转移(14.0%)、纵隔肿瘤(14.0%)等,见表3,总误诊率70.0%。8例良性胸膜间皮瘤中,7例误诊(4例误诊为纵隔肿瘤,3例误诊为肺癌),其误诊率为87.5%。
表3 43例胸膜间皮瘤的误诊疾病
误诊疾病 例数 百分率(%) 结核性胸膜炎 10 23.4
肺癌或伴胸膜转移 6 14.0 纵隔肿瘤 6 14.0 包裹性积液 4 9.3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 2 4.7 肺隔离症 1 2.3 肋骨肿瘤 1 2.3
1.9 确诊方法及病理分型 经外科开胸手术病理证实29例;活检(经胸腔镜5例,经胸腔内肿块穿刺3例)病理证实8例;胸水细胞学证实6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占多数,见表4。
表4 43例胸膜间皮瘤的病理分型
病理分型 例数 百分率(%) 恶性(未定型) 14 32.6
上皮型(恶性) 6 14.0 混合型 4 9.3 肉瘤型 3 7.0 局限型(未定性) 2 4.7 纤维型(未定性[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支气管肺囊肿长期误诊为肺结核26例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15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