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气管肺囊肿长期误诊为肺结核26例分析 |
|
核鉴别。本组患者术前误诊率为19.2%(5/26),大大小于文献报道的32.4%(11/34)[2]~84.2%(16/19)[1]。与及时应用CT检查是分不开的。 2.2.4 痰细菌学检查 本组23例既往痰结核菌检查均阴性,但仍被误诊为肺结核。作者认为对于肺结核的诊断痰细菌学检查应作为主要诊断依据[4]。特别是病程长有大咯血史或X线呈空洞及毁损肺的病例,反复查痰结核菌阴性,即应考虑排除肺结核的诊断。另一方面,痰涂片细菌学检查也可出现假阳性,除污染因素外,还可能是某些腐生抗酸杆菌所致,特别是非典型抗酸杆菌。本组3例就曾查到过抗酸杆菌,但术后病理检查为支气管肺囊肿,无结核并存情况。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3例虽病程很长,但均为病程中某个时期偶然查到过数量很少的抗酸杆菌,污染或假阳性可能大,故当X线及病史倾向于支气管肺囊肿时,应反复行痰细菌学检查,必要时应做菌型鉴定,避免因一次查到结核菌就匆匆下结论,以致长期误诊误治。
作者单位:王建伟(450003 郑州)河南省胸科医院; 李遂莹(450003 郑州)河南省胸科医院; 刘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朱淑玑,谭元亮.支气管肺囊肿50例分析及误诊原因探讨.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疾病杂志,1981,4(3):145~146 2,柳和武,袁普贵,杨玉理.支气管肺囊肿误诊31例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疾病杂志,1981,4(4):227~229 3,吴宝林,罗尚佑,王生华,等.19例支气管肺囊肿误诊原因分析.中华外科杂志,1988,26(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62例单侧不透明肺的X线鉴别诊断与临床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胸膜间皮瘤43例诊断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