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例单侧不透明肺的X线鉴别诊断与临床分析 |
|
王忠红 王忠平
各种原因造成的单侧不透明肺临床表现很相似,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赖于放射学检查,为提高定性诊断,本文搜集整理并部分经病理证实的单侧不透明肺病变62例,就其X线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62例中,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24~85岁;临床症状: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咯血,常伴胸痛、气促、呼吸困难。全身症状:发热、盗汗、乏力、消瘦,均是常见症状。 1.2 X线特征 纵隔位置的改变:当大面积肺实变或肺不张与胸腔积液并存,脓胸和胸膜肥厚并存时,形成两个相反的牵拉力相互抵消,纵隔不移位;癌肿侵犯纵隔,纵隔粘连、固定,纵隔不移位,本组15例;当一侧大量胸腔积液或血胸,胸腔压力增加,高压力向低压力的对侧传递,造成纵隔一致性向健侧移位;一侧肺不张、肺实变、胸膜广泛性增厚性疾病,由于肺体积变小、产生拉力、造成纵隔一致性向患侧移位,本文14例;由于肿块的生长,引起肺不张、胸腔积液、肺内巨大肿块,纵隔粘连固定、胸膜肥厚等因素牵扯在一起,相互影响,可造成纵隔非一致性移位,本组20例,经病理证实17例为肺癌患者。因此,在一侧不透明肺的胸片中,如纵隔出现非一致性移位,应考虑肺癌的可能性很大。 1.3 最后诊断结果 大量胸腔积液29例,肺癌17例,浸润型肺结核并感染8例,大面积肺炎3例,广泛胸膜肥厚3例,脓胸2例。
2 讨 论
本组62例不透明肺病例,X线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53例,占85.5%。可以看出X线对胸部单侧不透明肺的诊断价值和准确性较高,结合临床与X线征象进行分析,对大部分病例能较正确估计其病变性质,且具备一定X线特征。大量胸腔积液29例(46.8%),多见于中年人,胸水量增长速度较慢,一次大量抽液1 500ml后,经X线复查,胸水最快也要1周恢复原位,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24例,临床上多为发热、盗汗、消瘦等症状;血性胸腔积液3例,发病率较低,全部有创伤史,而恶性胸腔积液少见,本组1例胰腺癌转移至右胸膜致大量胸腔积液;1例胸腔积液化验结果为胸膜间皮瘤;X线特征:一侧肺部密度均匀一致增高,形态随体位改变,胸廓丰满,肋间隙增宽,纵隔向健侧移位,本组13例,如果合并患侧肺不张或纵隔有粘连固定时,纵隔可不移位或移位不明显,本组2例。有文献报道肺癌占一侧不透明肺的30.5%[1]。本组17例,占27.4%,临床上多见于老年人,常刺激性呛咳,血丝痰,伴胸痛、气促、呼吸困难等,血性胸水发生率较高,占75.4%;1次大量抽水1 500ml以上,经X线复查,一昼夜可增加至原位,非恶性胸水很少出现这种现象。肺癌所致的单侧不透明肺,多为中央型,如肿块较小,X线胸片一般不易看到肿块,表现为一侧肺野密度不均匀或均匀性增高,纵隔非一致性移位,肋间隙变窄,肺体积缩小的肺不张表现,经高电压摄正侧位片观察可出现密度一致性增高的肺内肿块。本组17例肺癌全部有纵隔非一致性移位,占100%。因此,对单侧不透明肺病例出现纵隔非一致性移位的X线征象,在诊断肺癌的影像中极为重要,临床上应予重视。 肺结核并感染占本组病例的12.9%,临床病史较长,常见胸痛、咳嗽、血痰、发热盗汗等症状,有明显的低热、盗汗应考虑本病的可能。X线平片:多见一侧肺野呈不均匀密度增高影,且见蜂窝状改变或较多的钙化影,肺野外带常可见隐约透光区,这种现象恶性变中不易见到。 大面积肺炎3例(4.8%),好发于中年人,具有较典型的临床症状,如高热、寒战,咯铁锈色痰等。X线表现为一侧肺部密度均匀增高。由于支气管通畅,肺泡内有渗出液及红、白细胞存在,肺体积可略大于正常,所以纵隔可轻度向健侧移位或不移位。 广泛胸膜肥厚3例(4.8%),好发中老年人,多见老年人,临床常见胸闷、气促、胸痛、咳嗽为主。X线平片:一侧肺野密度不均匀性增高,肋间隙变窄,胸廓塌陷,对侧肺野透过度增强,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纵隔一致性向患侧移位。 脓胸2例(3.2%),多见老年人,临床上以发热、咳嗽、咳脓痰为主,有时伴血丝痰、全身乏力、消瘦等症状。X线平片为一侧肺野出现密度不均匀的增高阴影,肺上野可见透光区,纵隔不移位或轻度移位。
作者单位:王忠红(154002)黑龙江省佳木斯铁路医院; 王忠平(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路云飞.一侧不透明肺的X线与临床分析.癌症,1991,5:419
上一个医学论文: 内镜在老年人巨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支气管肺囊肿长期误诊为肺结核26例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