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剂量氟美松治疗乙型脑炎临床观察 |
|
李志刚 王凤丽 任超祥
1997~1999年,我们应用大剂量氟美松治疗危重型乙型脑炎,获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全部患者均系我院1997~1999年住院病例。根据临床表现、脑脊液改变、病程及治疗反应符合乙脑诊断标准。将3年内7、8、9月发病的全部危重型(包括重型、极重型)、中型及部分轻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8例,男69例,女49例,年龄10个月至15岁,其中危重型58例,中型35,轻型15例;对照组108例,男62例,女46例,年龄9个月至16岁,危重型52例,中型36例,轻型26例。两组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分型对照具有可比性。 全部病例中,危重型乙脑并发急性心衰18例,呼衰26例;实验室检查示:代谢性酸中毒7例,代酸并呼吸性碱中毒3例,尿毒症1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甘露醇降颅压,复方氯丙嗪、鲁米那、安定镇惊及药物和物理降温。治疗组根据病情应用氟美松1~2mg/(kg*d),加入液体或甘露醇中静滴,4例用冲击疗法(20~30mg每日3~4次静脉注射)。对照组氟美松剂量小于1mg/(kg*d)。疗程均为3~7天,其他治疗相同。 1.3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出院时无后遗症。后遗症:病程进入恢复期,出院时有明显智力、精神或运动、感觉异常。
2 结 果
大剂量氟美松治疗乙型脑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2。另外,治疗组的平均退热时间为48.4小时,平均住院日为7.81天,对照组分别为61.03小时和10.19天,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治愈 后遗症 死亡 治疗组 108 100(92.59) 4(3.70) 4(3.70)
对照组 108 86(79.63) 10(9.25) 12(11.11)
注:秩和检验,uc=2.75,P<0.001,括号内为百分比 表2 两组危重型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治愈 后遗症 死亡 治疗组 58 50 4 4
对照组 52 30 10 12
注:秩和检验,uc=3.33,P<0.001 后遗症14例中,治疗组肢体强直性瘫痪3例,肢瘫并失语1例;对照组肢体强直性瘫痪3例,肢瘫并失语2例,第II对脑神经受损、颈无力、肩下垂、头后倾1例,植物人1例,右半身扭转痉挛并失语1例,智力障碍2例。
3 讨 论
乙型脑炎(乙脑)属病毒性疾病,各型有相似的病程,极期时间短,无特效疗法。其自然转归决定于极期脑部病变的严重程度。任何药物,若能减轻极期的炎症及脑细胞变性、坏死,控制主要症状,如高热、抽搐、中枢呼吸衰竭,必能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大剂量氟美松对乙脑病程中的主要环节有良好的药理效应。文献报道,免疫功能强弱与乙脑临床轻重有关[1]。危重型乙脑,机体反应强烈,可引起免疫复合物形成,体液免疫亢进。南京市传染病院检测99例乙脑患者,结果急性期循环免疫复合物(CIC)阳性率64.64%,伴血清C3明显下降[2]。氟美松则有显著的免疫抑制作用。一般剂量只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时对体液免疫也能抑制,从而使抗体生成减少,减轻由CIC引起的炎症反应[3]。氟美松还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及较好的抗脑水肿作用,实验证实可使脑脊液减少50%。本组资料表明,大剂量氟美松治疗乙脑,危重型的治愈率、病死率及后遗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平均退热时间和住院天数也有所缩短。我们认为:①由于大剂量氟美松较好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使危重型乙脑患者极期炎症减轻和消退,减少或消除脑细胞变性、坏死,从根本上防治乙脑患者的病情发展,加之其良好的抗脑水肿、退热、减轻毒血症等作用,能从多方面阻抑乙脑病理的恶性循环,较有效地控制高热、抽搐、呼吸衰竭,所以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②本组曾试用冲击方法治疗4例有中枢性呼吸衰竭的乙脑,结果全部治愈。因此,我们认为若用更大剂量氟美松或冲击疗法治疗危重和暴发性乙脑,对于改善疾病转归,降低病死率和后遗症有积极作用。③关于激素副作用:治疗组并发肺炎5例,对照组6例,两组无明显差异。未见因应用大剂量氟美公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病变、二重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这可能和[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太极通天液与钙离子拮抗剂防治偏头痛疗效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58例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