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TH)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的变化,以及对A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5年2月~2008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44名AD组患者和44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分析血清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和促甲状腺素(TSH)的浓度,并以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差值来评估AD患者的预后,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年龄、性别、血清T4浓度和TSH浓度对AD预后的影响。结果 AD组患者血清T4(t=-6.805,P=0.000)、T3(t=-9.347,P=0.000)、FT3(t=-21.895,P=0.000)、FT4(t=-5.534,P=0.000)和TSH(t=-2.518,P=0.014)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AD组患者的预后与血清T4浓度呈负相关(β=-0.305,t=-2.164,P=0.037),与TSH浓度呈正相关(β=0.449,t=3.180,P=0.003),以TSH浓度的影响最大。结论 TH在AD患者中呈低水平表达,并影响AD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阿尔茨海默病;预后
65岁以上痴呆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AD)患病率为2%~4%,而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AD患病率达20%以上〔1〕。我国65岁及其以上人群中AD患病率为0.33%~5.82%,75岁以上为3.94%〔2〕。而甲状腺激素(TH)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功能调节十分重要,并与智能关系密切。近年来,甲状腺功能与痴呆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AD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与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年2月至2008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其中,AD组患者的诊断标准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痴呆诊断标准,符合美国神经病学、语言障碍和脑卒中研究所及AD与相关障碍协会(N1NCDSADRDA)的很可能AD标准,同时除外非很可能AD患者、患严重躯体疾病者以及有抑郁症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17分),共选入44例,男27例,女17例,年龄60~82〔平均(71.09±7.34)〕岁。对照组为44例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认知和记忆力正常的人群,男24例,女20例,年龄72~78〔平均(70.55±6.58)〕岁。两组病人在年龄(t=0.367,P=0.715)和性别构成上(χ2=0.420,P=0.666)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入组病例无痴呆家族史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且排除严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
1.2 方法
1.2.1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
AD组病人在入院后24 h内完成MMSE量表的评分,在出院之前再评估一次,以前后评分之差值来评估预后。
1.2.2 TH的测定
空腹12 h于早晨经标准静脉穿刺术采集全血,1 h内分离血浆,提取上清液,于2~8℃存放,并于24 h内测定。在DXI800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生产)上检测其TH水平,所用试剂盒和定标以及质控液均为原装试剂,由BeckmanCoulter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规范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统计软件,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疗效为因变量Y,X1(年龄),X2(性别,1=男,2=女),X3(血清T4浓度),以及X4(血清TSH浓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入法)。
2 结果
2.1 各组血清TH比较
AD组患者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以及促甲状腺素(TSH)浓度均比对照组低(P<0.05),也就是AD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低于正常对照组。见表1。表1 AD组和对照组TH水平的比较(略)
2.2 影响AD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
回归模型F值=6.488,P值=0.000,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的。在影响AD患者预后的因素中,年龄(t=0.191,P=0.850)和性别(t=-0.835,P=0.409)没有统计学意义,而T4(t=-2.164,P=0.037)和TSH(t=3.180,P=0.003)均有统计学意义,AD患者的预后与血清T4浓度和TSH浓度有线性回归关系,其中与T4浓度负相关,血清T4浓度越高,AD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