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患者取折刀位,扩肛后彻底剥除齿线下的曲张静脉团,缝扎痔蒂部同时绕钳连续缝合至齿状线,修整并开放齿线下切口。B组50例病人均接受单纯PPH手术,麻醉生效后,插入环形肛门扩张器适当扩肛,荷包缝合的位置在齿状线上3~5 cm,吻合口在齿状线上1.5~2 cm。吻合器击发后,保持其在关闭状态约20 s,防止出血。吻合器拔出后检查吻合环部位,局部加丝线缝扎止血。两组病人术后3 d均静脉使用抗生素和润肠通便药物。通过对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的统计比较,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差异。所有计量资料数据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表2)
两组病人手术过程顺利。与改良Milligan-Morgan手术方式相比,PPH手术方式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和平均住院时间。尤其是术后肛周疼痛发生率,PPH组术后疼痛明显低于Milligan组,与国内外其他报道相似[2]。但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术后水肿等方面差异并不明显,而且治疗费用较高。随着临床资料的积累,我们渐渐发现PPH还是有一定复发率的,也有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持久性疼痛、肛门狭窄等。对于合并严重外痔的痔脱垂患者,如果采用单纯PPH手术方式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疗效。
3 讨论
Milligan-Morgan手术与PPH手术各有千秋,目前在混合痔的治疗方面还没有一个完美的方案。Milligan-Morgan手术应用于临床已经有60余年历史,期间经过反复改良,目前外剥内扎术仍然是治疗混合痔的传统和有效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正常肛垫结构,手术后多见肛门疼痛、肛门水肿、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患者痛苦较大,恢复时间长。而PPH手术的实质是通过特制的吻合器,在痔的上方环形切除一定宽度的直肠下端黏膜和黏膜下层组织,同时对远近端黏膜进行吻合,使脱垂的肛垫向上悬吊。由于手术同时切断位于黏膜下层、供给痔的直肠上动脉和直肠中动脉分支,使术后痔的血供减少,痔核在术后2周左右逐渐萎缩。相对于Milligan-Morgan法,它具有符合肛门部解剖生理、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少、病人恢复快等优点而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痔疮治疗的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感染、肛管狭窄等,这些情况在PPH手术中也可能出现。本研究对两种术后肛周疼痛进行评估,发现PPH组术后肛周疼痛发生明显低于Milligan-Morgan组(P<0.01),与国内外报道相似。两组对比,PPH组病人术后出血,可能是因为吻合口部位组织中包含大量的血管易导致出血、缝扎止血不彻底;而Milligan-Morgan组病人术后几乎没有大的出血发生,两组术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但在手术操作技巧上应进一步提高。此外,PPH手术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费用比较昂贵。可以看出,PPH手术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与传统的Milligan-Morgan手术相比,其在荷包缝合、吻合器的使用、吻合后吻合口局部的处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手术医生对肛门部解剖能有比较好的把握,而且还需要具有传统痔手术和吻合器使用的经验。过分夸大PPH的疗效是片面的,甚至在有些地方有被滥用的现象。应当结合我国国情,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严格进行规范化操作,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传统的Ⅲ期、Ⅳ期环状痔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手术方法以外剥内扎术为主,但手术后多见肛门疼痛、肛门水肿、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随着对痔本质的重新认识,对痔的治疗也有了新的方法。痔手术时保护肛垫,使病理性肥大、移位的肛垫恢复正常已成为痔治疗的重要原则。PPH术理想的适应证是以内痔为主的Ⅲ~Ⅳ度痔且无明显的肛缘皮赘,但这样的手术病例是不多见的。经过初步临床观察我们认为Milligan-Morgan手术与PPH术相比有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的优点。PPH因为吻合口位置较高,在直肠壶腹部进行吻合比较容易发生狭窄。同时由于单位面积钛钉数较少,吻合口出血的可能性更大。环状混合痔单纯行PPH术相当部分患者仍然有明显的外痔内缩不全、再次痔脱出、肛缘水肿、外痔血栓亦是患者不满意之处[3],临床尚有PPH术后感染导致局部溃疡出血的报道[4]。术中及术后出血是PPH手术最为常见、最为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临床上,患者常伴有肛乳头肥大、皮赘、肛裂等其他常见的肛门疾病,单纯的PPH术后疗效并不能使这类患者满意。严格掌握适应证是取得手术满意疗效的前提,虽然PPH术比较于传统手术而言,疼痛明显减少是其主要的优势,但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消除患者的症状,对于同时存在的肛乳头瘤、外痔皮赘等,应该在PPH手术的同时行综合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只有术者熟练地掌握传统手术技巧与吻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