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监测的临床意义

物之一,对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6]。血栓形成导致继发纤维蛋白溶解,即可引起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的增加。本文病例资料显示COPD急性加重期血浆DD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从而推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栓形成多于其他2组。王辰等[4]也报道, COPD急性加重期尸检肺小动脉血栓的发现率为 89.8%。治疗后患者血浆Fbg及DD水平明显下降,但与对照组仍有显著差异,说明缓解期COPD患者仍处于高凝状态。

  COPD患者长期处于高凝状态,当继发感染、肺性脑病严重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时更易并发DIC,因此对COPD患者动态监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病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疾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2]谢敏,王曾礼.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血栓前状态[J].中华内科杂志,1998,37(9):616617.

  [3]陈渝宁,孙蕾,蒋品. 肺心病患者凝血及纤溶状态的研究[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8,4(5):320321.

  [4]王辰,杜敏捷,曹大德,等.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肺细小动脉血栓形成的病理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1997,77(2):123125.

  [5]Dahl M,TybjaergHansen A,Vestbo J,et al.Elevated plasma fibrinogen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pulmonary function and increased risk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1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l,164(6):10081011.

  [6]黄尉国,王鸿利,张颖琪,等.血浆 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2):7173.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慢性下腰痛患者腰屈伸肌的等速肌力评价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全长基因
    利巴韦林累积剂量对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
    干扰素α与阿德福韦酯不同联合方法治疗
    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胃苏冲剂加味治疗慢性肠炎20例
    肝炎灵片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沙坦干预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 慢性期
    小儿慢性胃炎锝标记固体餐胃排空检测
    抗生素应用与婴幼儿慢性腹泻病的关系
    丹参 山莨菪碱合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介入溶栓治疗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的护
    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