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噬菌体因其高增殖、安全、大容量等特性而受到人们重视,但由于噬菌体缺乏对哺乳类细胞的趋向性而受到限制。利用M13噬菌体通过成纤维生长因子(FGF)介导连接靶细胞,从而达到目标基因的转移。厌氧菌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具有肿瘤靶向性强、安全性高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基因治疗载体。当厌氧菌携带具有治疗作用的目的基因时,可有效的抑制实体瘤细胞的生长。有人用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梭状芽孢等厌氧菌作为肿瘤基因治疗载体。
3 基因治疗存在的问题
3.1 人体基因治疗试验的危险性
在没有完全解释人类基因组的运转机制,充分了解基因调控机制和疾病的分子机理之前进行基因治疗是相当危险的。例如病毒感染的细胞,通常不只一种,这样,当病毒载体携带基因进入人体,它们改变的不仅是靶细胞。而且,当基因被加入DNA中时,也存在新基因加错地方的可能,因而导致癌症或其它损害的危险;当DNA直接注入肿瘤,或使用脂质体传递系统时,也存在外来基因擅自进入生殖细胞(精子或卵子)而产生遗传变异的微小机会;转入的基因“过分表达”,合成过多原先没有的蛋白质产生危害的可能;转入的基因引起发炎或免疫反应的可能;特别是当试验重复时,病人的病毒会感染其他人或进入外界的可能。
3.2 社会和伦理问题
基因诊断和治疗技术是未来医学中的主流技术,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基因诊断中的道德问题包括基因取舍、基因歧视、基因隐私等;基因治疗中的道德问题包括基因设计、基因改造等。基因诊断和治疗要坚持的道德原则有人类尊严与平等原则、知情同意原则、科学性原则、优后原则和治病救人原则等[5]。总的来说,基因疗法面临的问题与任何一个重大新技术发展时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这些技术能实现很多益处,但也会由于滥用而带来危害。
3.3 目前基因治疗所面临的问题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包括癌症、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过去几年里,全球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实际上,基因治疗也遇到了很多困难。目前尚存在很多根本性的问题:许多基因缺陷病的早期诊断还有困难;缺乏对靶细胞定向导入基因的技术;基因治疗载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6];导入基因的表达和调控问题;发现新的治疗基因,尤其是对疾病相关基因还不十分清楚的肿瘤基因治疗。
3.4 当前的基因治疗研究中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有治疗价值的基因太少、导入基因的手段不理想、导入基因表达量还太低、导入的基因缺乏可控性,急需解决提供更多可供利用的基因、设计定向整合的载体、如何高效持续表达导入基因和导入的基因具有可控性。如血友病B的基因治疗,凝血因子9的表达量只有正常人的5%,若能达到10%,则治疗效果会大大提高;若导入的胰岛素基因整天在分泌胰岛素而不受机体内血糖浓度和激素的调控,将会造成严重后果;靶细胞类型的选择和细胞移植技术;获得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都需要更有效的动物模型;基因转移中的副作用和抗体形成问题;长期安全性的问题、伦理道德问题[7]。
【参考文献】
1 邓洪新,田聆,魏于全. 基因治疗的现状、问题和展望[J]. 生命科学, 2005, 8(3): 196-197.
2 蔡冬坡.肿瘤基因治疗的现状和展望[J].中国肿瘤临床, 1994, 21(9): 712-714.
3 杨晓忠,张黎军. 白血病基因治疗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杂志, 1998, 27(12): 35-36.
4 张彦娜,王骅,叶燕丽,等. P53基因治疗宫颈癌的试验与临床研究[J].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 3(20): 1840-1842.
5 曹志平. 基因诊断和治疗技术中的医学道德[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8): 12-13.
6 张秀娟.基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 2003, 7(8): 1317-1318.
7 顾健人. 基因治疗的现状与对策[J]. 中华医学杂志, 1997, 77(10): 723-724.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