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后后凸趋势的研究

凸畸形、疼痛和神经症状,临床上日渐重视[1,2]。本文对43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远期随访观察,以探讨脊柱迟发后凸畸形、患椎楔变的发展规律和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1975年1月-2007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住院治疗4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2例,女性11例,年龄27-58岁,平均(41.0±13.58)岁。损伤椎体T11 1例,T1 24例,L1 20例,L2 13例,L3 5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第一组为椎弓根钉(AF钉)固定组,共32例;第二组为保守治疗组,共11例。

  1.2 方法和观察指标:分别在受伤时、术后1周、术后1年、术后2年、随访时拍摄标准正侧位X光片,测量患椎楔变角:患椎上终板与下终板延长线的交角(图1中的角W,目录后);测量后凸畸形角(Cobb技术):患椎上位椎体的上终板垂线与下位椎体下终板的垂线的交角,即上下终板角。其大小反映脊柱后凸畸形的严重程度(图1中的角K,目录后)。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版软件进行分析,各指标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椎弓根钉组术前、术后指标比较:见表1。

  2.1.1 后凸角: 术前与术后、术后1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F=4.99,P<0.05),术前与术后2年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2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1.132,P<0.05)。随访时与术后2 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 年至随访时的上升趋势仍然和在术后2年内的趋势一致,见图2(封二)。

  表1 椎弓根钉组各指标在不同时间值(略)

  2.1.2 楔变角:术前同术后、术后1年、术后2年的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F= 10.004,P<0.05)。术前同最近随访时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 2.625,P>0.05)。楔变趋势在术后2年开始渐趋于平缓,见图2(封二)。后凸角在同一时间内的数值始终比楔变角大,在术前到术后1年的比较,后凸角与楔变角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345);在术后2年和最近随访时的比较后凸角与楔变角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6)。

  2.2 保守治疗组术前、术后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保守治疗组各指标在不同时间值(略)

  各指标在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随访时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各指标不同时间值来看,自术后开始就有一个下降的趋势。见图3(封二)。

  3 讨论

  胸腰椎骨折治疗后出现迟发的后凸畸形,骨性不稳定引起神经性不稳定,出现腰背疼痛和神经症状[3]。

  3.1 后路手术后后凸畸形:许多学者对后路手术后后凸畸形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绝大部分在2年内[4-5],发现脊柱后凸畸形程度又接近骨折时水平。本研究两组病例中,术后椎弓根钉组的各项指标均恢复,但在以后随访中,又有不同程度的丢失。脊柱后凸角术后矫正率平均55%,而在最后随访时又有回升,超过术前的10%(获得11°,丢失13°);患椎楔变角术后矫正率56%,最后随访时又有回升,矫正率23%(获得11°,丢失7°)。从畸形矫正和椎体骨折复位来看,本组的近期效果较好,术前与术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2年,以及最近1次随访时的后凸畸形已经和术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在治疗后不同阶段的随访时的各项指标较受伤时均下降。保守治疗组几乎没有进行骨折复位、畸形矫正,近期效果远不如椎弓根钉组。

  3.2 后凸畸形加重及椎体楔变的原因

  3.2.1 患椎和其相邻的椎间盘形成应力集中:椎板切除减压术后导致后柱破坏,载荷全部由前柱和中柱承担。重力线从脊柱由上向下传导,患椎和其相邻的椎间盘形成应力集中部位,患椎比其他椎体承载更大的载荷。术前后凸畸形术中即使矫正,但未植骨融合,或者术后植骨被吸收[6]。因此,骨折椎体骨小梁更易于骨折而被压缩,致使骨折椎体愈合后变形,脊柱更易于在此形成胸段与腰段的成角畸形。

  3.2.2 破裂椎间盘的进行性狭窄:本组40例患者中在2年后随访时的X线片中有32例出现患椎的上一个椎间隙狭窄、椎间盘钙化的退变征象。图2和图3所显示的上下终板角比楔变角在术后的程度变化大,椎弓根钉组在最后随访时,上下终板角比楔变角大6°,但在保守治疗组仅大2°。因此,后凸畸形矫正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胸腰段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早期后路环状减压
    Dick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失误分析
    推拿松肌及整骨手法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
    节段开窗髓核摘除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经椎弓根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颈椎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
    皮节体感诱发电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
    CT引导的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
    无症状健康青年人群腰椎椎间盘的CT检查
    腰椎间盘退变与炎症介质
    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
    手术治疗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