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在我国,导致肝纤维化的主要疾病是乙型病毒性肝炎,能否终止肝纤维化进展甚或逆转,是治疗慢性肝病的关键。本院于2004年10月至2006年5月,对慢性乙型肝炎伴肝纤维化的患者122例应用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2例,为本院住院及门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异常(ALT>正常上限2倍),均符合2000年西安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其它病毒重叠感染。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其中男49例,女13例,年龄18~52岁(平均36.7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19~50岁(平均37.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肝治疗,予护肝宁片(××药业公司生产)口服,3次/d,每次5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制药公司生产),3次/d,每次3粒。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未应用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和其它抗纤维化药物。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SN-695A型智能放免测量仪)检测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III型前胶原(PIIIP)、IV型胶原(IV-C),试剂盒由上海海研医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影像学指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门静脉主干内径、脾脏厚度、脾静脉内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纤维化指标变化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纤维化指标比较(略)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2.2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4项中有2项较原值下降20%以上为有效。治疗组有效率56.45%(35/62),对照组为有效率18.33%(11/6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影像学指标变化比较
见表2。表1 两组治疗前后影像学指标比较(略)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3 讨论
肝活检组织学检查是肝纤维化评分的金标准,但因同一肝脏的穿刺标本间差异大和患者接受程度等原因,其价值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经验表明,血清学指标能反映肝脏纤维化程度,故本院通过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学纤维化指标及影像学指标来评定抗纤维化疗效。
中医认为肝纤维化既有瘀滞的一面,也有正气虚损的一面,扶正化瘀是重要的治疗原则。扶正化瘀胶囊主要组成是丹参、桃仁、虫草菌丝、松花粉及七叶胆,是针对肝纤维化的血瘀正虚的基本病机,由活血化瘀和益精补虚类药物组成,既可抑制慢性乙型肝炎肝内结缔组织合成的异常亢进,又能促进肝内结缔组织的分解代谢,对阻止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进展、抑制或延缓肝硬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及实用价值[3]。通过本资料病例的治疗观察,发现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异常有明显改善作用,影像学指标改变也与血清学检测相符,说明扶正化瘀胶囊能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阻止病情向肝硬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
2 王晖,周霞秋,蔡伊梅. 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导刊,2003,5(1):66.
3 刘平,刘成,陈高朝. 扶正化瘀319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其对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0):588.
4 刘平. 肝纤维化的防治.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