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Ⅱ、Ⅲ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有效性。方法 对69例CINⅡ、Ⅲ级患者行LEEP手术治疗,并进行为期2~4年的随访,对手术后疗效、病变残留率和复发等情况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术后6个月总治愈率为97.10%,病变残留率为2.90%,1年复发率为1.47%,2、3、4年复发率均为0。其中CINⅡ级51例,6个月治愈率98.04%,病变残留率1.96%,1年复发率0;CINⅢ级18例,6个月治愈率94.44%,病变残留率5.56%,1年复发率5.56%。CINⅡ级、Ⅲ级在治愈率、病变残留率、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1.45%)术后1周余创面脱痂出血,缝合止血。结论LEEP用于CINⅡ、Ⅲ级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需长期随访,尤其是术后1 年。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环形电切术;疗效
由于宫颈细胞学检查的普遍开展和阴道镜检查的广泛应用,许多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得以早期诊治。我们对69例CINⅡ、Ⅲ级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为期2~4年的随访,现对其术后病变、病变残留和复发等情况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宫颈科2005年1月—2007年6月因宫颈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异常,病理检查结果为CINⅡ、Ⅲ级,要求保留子宫的69例患者行宫颈LEEP 治疗。其中CINⅡ级51例、CINⅢ级18例;年龄20~58岁,平均(35.14±8.52)岁。无LEEP治疗禁忌证。术后随访至2009年6月。
1.2 手术范围 CINⅡ级的切除范围为2%碘酊不着色区外3 mm ,深度15 mm;CINⅢ级的切除范围为2%碘酊不着色区外5 mm,深度25 mm。
1.3 术后随访 术后3个月第1次复查,6个月第2 次复查,12个月第3 次复查,以后可每年复查1次。每次随访均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对于细胞学异常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2008年6月后开展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HPV阳性者予阴道镜检查〕。
宫颈细胞学正常或阴道镜检查正常者定义为随访正常,治疗后半年随访无CIN 病变存在定义为治愈,半年后仍发现CIN 病变定义为病变残留,治疗1年后发现CIN 病变者定义为复发。
2 结 果
2.1 切除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51例活检为CINⅡ级中:CINⅢ级2例,CINⅡ级44例,CINⅠ级5例。18例活检为CINⅢ级中:CINⅢ级16例,宫颈原位癌1例,宫颈早期浸润癌1例。其中2例标本切缘CIN阳性,行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并行阴道镜下可疑病变部位活检。若病变确定,再行LEEP治疗。1例宫颈早期浸润癌行根治术。
2.2 随访结果 对69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2~4年。术后6个月总的治愈率为97.10%(67/69),病变残留率2.90%(2/69)。2例病变残留中:1例CINⅡ级,LEEP治疗后6个月复查病理证实为CINⅠ级,再次行LEEP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CINⅠ级;另1例为CINⅢ级,LEEP治疗后6个月复查病理证实为CINⅢ级,累及腺体,遂行子宫全切术。术后1年的复发率为1.47%(1/68,子宫全切术治疗1例除外),此例术前为CINⅢ级,术后6个月复查正常,1年时细胞学检查为低度上皮内瘤样病变,再行LEEP治疗,病理证实为CINⅠ级。
按病变程度区分:CINⅡ级51例,6个月治愈率98.04%(50/51),病变残留率1.96%(1/51),1年复发率为0,2、3、4年的复发率均为0。CINⅢ级18例,6个月治愈率94.44%(17/18),病变残留率5.56%(1/18),1年复发率为5.56%(1/18),2、3、4 年复发率均为0 。CINⅡ级、Ⅲ级在治愈率、病变残留率、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治疗后患者随访具体情况见表1。
2.3 并发症 1例术后1周余出血量大于月经量,系创面脱痂时出血,行压迫止血无效,予宫颈缝合止血。69例术后均无宫颈管粘连发生。表1 LEEP治疗后患者随访情况(例)注:1)包括宫颈原位癌1例;2)宫颈早期浸润癌
3 讨 论
LEEP治疗CIN的治愈率文献报道为93.3%~98%[1-2]。本组的治愈率为97.10%,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