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和腹水中CA125的水平、可能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20例肝硬化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CA125含量,35例患者同时检测腹水中CA125含量。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96.90±127.12 vs 9.63±4.73,P<0.05),并随着肝硬化child-pugh逐级升高,中量腹水组高于少量腹水组;肝硬化有腹水组血清CA125含量明显高于无腹水组(P<0.05);腹水中CA125水平高于血清中CA125(468.54±221.86 vs 252.89±165.68,P<0.05),两者之间显著相关(r=0.339,P<0.05)。结论 检测血清及腹水中CA125的水平对评价肝硬化患者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血清;癌胚抗原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癌胚抗原CA125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复发预报、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方面有极大的实用价值。但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在许多肝硬化患者的血清中CA125水平亦有不同程度升高。本研究通过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及腹水中CA125的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CA125对于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方面的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6年1月~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B超、CT和血清学检查或术后病理诊断确诊。剔除合并腹膜炎、肾功能不全、生殖系统肿瘤及腹腔转移瘤。其中男74例,女46例,年龄(59±15.88)岁。肝炎后肝硬化91例,酒精性肝硬化17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2例,原因不明的肝硬化10例;按照Child-pugh分级[1]:A级25例,B级69,C级26例;92例患者腹水阳性,取平卧位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处B超测定腹水量,<1cm为少量,1~3cm为中量,>3cm为大量。对照组为正常体检人群,共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53.24±13.11)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ml,分离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CA125含量,35例患者抽取腹水测定CA125含量。试剂由福建迈新生物公司提供。测定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CA125正常测定值为<35IU/ml。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测定值采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血清CA125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随着肝硬化严重程度增加而进行性加重,血清CA125水平Child-pugh B级患者高于A级(P<0.05),C级患者高于B级(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见表1。表1 对照组与不同肝硬化分级组血清CA125含量比较(略)
2.2 不同腹水量患者血清中CA125含量
肝硬化有腹水组血清CA125含量明显高于无腹水组(P<0.05),中量腹水组血清中CA125水平显著高于少量腹水组(P<0.05),大量腹水组与中量腹水组血清CA125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不同腹水量组血清中CA125含量比较(略)
2.3 腹水CA125含量与血清CA125含量的相关性
有35例患者同时测定血清和腹水中CA125的含量,腹水中CA125水平高于血清中CA125,差异具有显著性(468.54±221.86 vs 252.89±165.68,P<0.05);两者之间显著相关(r=0.339,P<0.05)。
3 讨论
CA125是人浆液性囊腺癌细胞株免疫小鼠制备的单克隆抗体(OC125)识别的特异性抗原。自1981年Bast等[2]证实为多数非黏液性卵巢癌和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系所表达,并将检测CA125用于辅助诊断卵巢肿瘤,曾被称为“卵巢癌相关抗原”。近来研究发现,此抗原广泛见诸其他肿瘤以及某些良性病变患者的血清、腹腔、心包渗出液中,与肿瘤组织的生长、复发和转移有关,而在非肿瘤疾病的正常细胞和基膜“屏障”遭到炎性细胞或炎症因子破坏后,增多的CA125也可进入血循环和各种体液中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