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妊娠合并梅毒者妊娠结局的临床选择

散危害胎儿的所有器官,引起肝、肺、骨骼、肾、皮肤等受损,从而导致胎儿畸形及先天性梅毒。

  3.1 梅毒螺旋体感染对围生结局的影响

  传统的产科原则认为胎儿感染不会发生在妊娠18周之前,但对胎儿组织的银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兔感染羊水实验显示,梅毒螺旋体早在9~10周就进入胎儿区域[3]。妊娠6周时梅毒螺旋体就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流产,妊娠16~20周,梅毒螺旋体可扩散到胎儿的所有器官,引起肺、肝、脾、胰和骨等的病变;还可以引起胎盘内血管炎性病变,造成栓塞,胎盘组织变性坏死和胎盘灌注阻力增大等,造成流产、死胎、早产和胎儿生长受限。在我们观察的病例中,未治疗及晚期治疗的妊娠梅毒中发生胎传梅毒机率较高为76.3%和65.4%,围产儿病死率为19.2%和44.7%,早产发生率为26.9%和21.1%,死胎流产发生率为19.2%和42.1%,与李放娟等[4]报道相接近,这些发生率均提示妊娠梅毒致死、致残的危害十分严重。

  3.2 妊娠结局的选择

  妊娠合并梅毒是否要终止妊娠有两种不同意见: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孕妇有较完善的筛查制度,使梅毒在妊娠早期即能得到有效诊治,较好地控制先天性梅毒的发生,故不主张终止妊娠;持不同意见者认为,虽然妊娠合并梅毒经规范抗梅毒治疗能很好控制早产、死胎及流产的发生以及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率明显降低,但不能杜绝先天梅毒,国内部分产科、儿科学者也认为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最好终止妊娠,以杜绝先天梅毒的发生。在我们观察的病例中,在孕早、中期经过规范治疗的妊娠梅毒,胎传梅毒的发生率为39.4%,与张肖民等[5]报道为37%相似。从治疗后胎传梅毒的发生率分析孕早中期有效的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降低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的关键,如能使梅毒在妊娠早期即能得到有效的诊治,可不主张终止妊娠。可是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考虑,虽然经过规范治疗,胎传梅毒的发生率仍然有39.4%,所以对确诊梅毒的孕妇,在孕期经足量抗梅毒治疗后,最好终止妊娠,随诊2a后再计划妊娠;若孕妇决定妊娠至分娩,应将胎儿发生先天梅毒的可能性告诉孕妇,使先天梅毒的婴儿一出生就能得到及时治疗,这样可以遏止先天梅毒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丝荪,易为民.梅毒螺旋体感染与围生儿预后[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6):347.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13.

  [3]AIEXANDER J M,SHEFFIELD J S,SANCHEZ P J,et al.Efficacy of treatment for syphilis in pregnancy[J].Obstet Gynecol,1999,93(1):58.

  [4]李放娟,杜晓红,郑利雄.妊娠合并梅毒回顾分析[J]. 广西医学,2004,26(7):929930.

  [5]张肖民,张荣娜,林淑钦,等.妊娠梅毒192例临床分析[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10):628685.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膈肌原发性血管瘤合并反复胸腔出血一例
    先天性腓骨及第二趾缺如合并跟距关节融
    心脏手术后神经系统合并症
    Colles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临床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非何杰金淋巴瘤一
    先天性梅毒合并弓形体、巨细胞病毒感染
    应用血小板计数和血清乳酸脱氢酶预测妊
    妊娠合并胆囊炎二例报告
    中性粒细胞激活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子宫胎盘病理
    妊娠中晚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妇女胎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
    完全性骶椎裂合并足月妊娠一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