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痛苦小;(3)保留中鼻甲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又解除了嗅裂狭窄这一病因,符合鼻腔的生理功能。
2.2 术中术后注意事项 手术操作应在鼻内镜系统良好照明直视下完成,彻底解除中鼻甲与鼻中隔抵触,保证中鼻道有足够空隙,使中鼻甲处于鼻中隔与鼻腔外侧壁之间的中间位,嗅裂空间横径不能小于3 mm[4](中鼻甲内侧与鼻中隔的距离正常为3.7~15.7 mm),不妨碍窦口鼻道复合体的引流功能。中鼻甲肥大者行矢状切除中鼻甲外侧部分后,可用鼻甲剪略倾斜向下,自前向后剪除1/3~1/2的黏膜及鼻甲骨,使其前下缘高于下鼻甲上缘,前缘位于钩突垂直段切缘之后≥5 mm,下切缘高于下鼻甲上缘钩突水平段≥5 mm。
术后要在1个月内每周复查1次,发现黏连及时解决。术后严密随访观察是防止鼻腔黏连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武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教研组.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81.
[2] 卜国铉,樊 忠,耳鼻咽喉神经外科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44148.
[3] 赵永宏,李 晖,蔡其刚,等.经鼻内镜中鼻甲 部分切除加外折术治疗鼻睫神经痛[J].临床耳鼻喉科杂志,2004,18(2):9192.
[4] 张为龙,钟世镇.临床解剖学头颈部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32233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