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胚胎冷冻;胚胎移植;妊娠;子宫内膜
自1983年Trounson[1]等采用冻融人类胚胎移植首获成功以来,冷冻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为限制新鲜胚胎的移植数,降低多胎率,避免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 FET已成为辅助生殖技术中的重要部分。 和新鲜胚胎移植相比,它的妊娠率仍然较低。我中心于2006年2月-2007年12月对112例患者进行了112个周期冷冻胚胎的移植,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年2月-2007年12月在我中心进行冷冻胚胎移植患者112例,年龄23~39岁,平均(30.88±3.72)岁。不孕年限1~17年,平均(4.79±3.24)年。其中85例患者年龄<35岁,27例患者年龄≥35岁。84例采用自然周期准备子宫内膜,28例采用激素替代周期准备子宫内膜。
1.2 方法
1.2.1 胚胎冷冻及解冻:选择胚胎移植后(取卵后第3天)剩余的优质胚胎或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原因未能移植的优质胚胎进行冷冻。采用慢速冷冻-快速解冻的方法进行胚胎冷冻及解冻。
冷冻方法:冷冻保护剂为丙二醇和蔗糖。室温下,将胚胎移至含1.5 mol/L的丙二醇和12 mg/mL人血清白蛋白的HTF-Hepes(In Vitro Care,美国)溶液中平衡10 min;接着移至含1.5 mol/L丙二醇、0.1 mol/L蔗糖和12 mg/mL人血清白蛋白的HTF-Hepes溶液30 s后吸入麦管,每管装1~3个胚胎,将麦管放入Kyro 10-MRV,UK型程序冷冻仪(Planer,英国),以2 ℃/min 的速率从37 ℃降温至-7 ℃植冰,以0.3 ℃/min的速率降温至-30 ℃,再以10 ℃/min降至-120 ℃,取出麦管浸入液氮罐保存。
解冻方法:从液氮中取出标记冷冻麦管1个,在空气中停留30 s,放入30 ℃水中平衡30 s,将麦管内的胚胎移至含0.5 mol/L蔗糖和12 mg/mL人血清白蛋白的HTF-Hepes溶液中5 min,移至含0.2 mol/L蔗糖和12 mg/mL人血清白蛋白的HTF-Hepes溶液中5 min,移至含12 mg/mL人血清白蛋白的HTF-Hepes溶液中平衡10 min,逐步升温至37 ℃,最后将胚胎移入37 ℃、5%CO2培养箱内培养。解冻后胚胎卵裂球存活率≥50%为存活胚胎。
1.2.2 子宫内膜准备及胚胎移植:子宫内膜准备方法:⑴自然周期法:用于月经周期规律,排卵正常的患者,即于月经第12天开始用阴道B超和尿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 )试纸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于排卵当天开始每日肌肉注射黄体酮针剂(浙江仙居制药厂)20~60 mg。在排卵后第3天解冻胚胎,选择2~3个优质胚胎移植。 ⑵激素替代法(HRT):用于排卵异常的患者,即于月经第3天起以递增法口服戊酸雌二醇片(先灵广州制药有限公司产品),B超监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厚度达8~12 mm时,开始每日肌肉注射黄体酮20~60 mg。注射黄体酮第3天解冻胚胎,选择2~3个优质胚胎移植。胚胎移植均在B超引导下进行。
1.2.3 结果判断:
胚胎移植后14 d测晨尿HCG,阳性为生化妊娠,移植后35 d B超见妊娠囊为临床妊娠。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t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12例患者共解冻胚胎600只,复苏胚胎363只,胚胎复苏率60.50%。胚胎移植112周期,平均移植胚胎(2.86±0.38)个。移植胚胎322个,种植胚胎51个,种植率15.84%。临床妊娠35例,临床妊娠率31.25%。患者年龄≥35岁组冷冻胚胎复苏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与年龄<35岁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见表1。两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法比较,激素替代周期法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高于自然周期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不同年龄组及子宫内膜准备方法冷冻胚胎移植结果(略)
3 讨论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ART)的开展,FET已成为ART的常规技术之一,FET保存了大量胚胎,提高了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