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drochlorid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e;Intermediate syndrome;Ladder program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占中毒死亡的83.6%,重度AOPP死亡率近25~67%[1],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IMS)仍是AOPP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外学者对AOPP导致IMS的机制及干预措施仍有争议。大量临床对比资料肯定了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长托宁)取代阿托品治疗AOPP的首选地位,有学者提出根据中毒程度的不同使用不同剂量的长托宁治疗策略[2]。目前临床上仍主要使用传统的用法,针对重度AOPP及 IMS的新方案报道较少。我院收治的43例重度 AOPP患者,通过长托宁阶梯方案进行治疗,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更深层次地探讨6h冲击量长托宁对重症AOPP及IMS患者的治疗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5月~2009年4月我院确诊的重度AOPP患者84例,根据重度AOPP及IMS诊断标准[3],随机将长托宁阶梯方案组为治疗组,长托宁传统疗法组为对照组。治疗组43例,其中男17例,女26例,年龄15~56岁,平均(33.5±5.4)岁。中毒农药种类:甲拌磷23例,甲胺磷8例,对硫磷4例,乐果6例,敌敌畏2例。对照组41例,其中男14例,女27例,年龄17 ~54岁,平均(31.35±3.2)岁。中毒炎药种类:甲拌磷21例,甲胺磷6例,对硫磷5例,乐果6例,敌敌畏3例。两组均为口服中毒,服毒量100~300ml,服毒至入院时间平均1.54h;在年龄、农药种类、服毒量及服毒入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常规洗胃,留置胃管5~7d,期间反复进行洗胃等基础治疗,甲拌磷中毒者6h内均体外炭肾血液灌流1次。解毒治疗选用长托宁和氯磷定,负荷量均按照曾繁忠推荐[4]:长托宁4~6 mg肌内注射。治疗组在负荷量后1h应用阶梯方案:长托宁2~3 mg 1次/h,用药2次,之后改为2~3 mg 1次/2 h,用药2次,之后2 mg 1次/(4~6 h)肌内注射为维持量。对照组在以上负荷量后按常规方案给维持量长托宁2 mg 1次/(4~6 h)肌内注射。两组的氯磷定用法用量相同,首剂量1500~2 000 mg肌内注射,维持量1 000 mg 1次/(4~6 h),用药3~5 d。两组统一长托宁化判断标准[4]:达到并维持口腔黏膜干燥、皮肤无汗、心率在正常范围(60~100次/min)。体温高于38℃或出现躁动、谵语等表现时暂停或减少解毒剂用量,有呼吸衰竭或呼吸肌麻痹者给予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长托宁化过程、长托宁过量的表现、平均用量、IMS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治愈率。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用t检验,率的检验用χ2,采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达到长托宁化的时间(t=8.551,P<0.01)、IMS发生率(χ2=7.20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呼吸机通气时间(t=11.491,P<0.05)及死亡率(χ2=4.808,P<0.05)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治疗组剧毒农药甲拌磷IMS发生8例,发生率34.7%,乐果1例。对照组甲拌磷IMS发生21例,发生率85.7%,乐果1例,甲胺磷1例。甲拌磷IMS高于其他农药。治疗组1例死于心脏骤停,对照组1例死于肺部感染,7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对照组在病程7 d内有13例出汗、腹痛、腹泻、精神萎靡、心率减慢等长托宁不足表现,治疗组仅1例出现腹泻。维持长托宁化的过程中,治疗组有9例体温>38℃,13例小躁动、多语、手摸空,2例敌敌畏中毒躁狂;对照组2例,体温>38℃,3例小躁动。以上患者均暂停或延长用药时间,并给予安定及物理降温后症状缓解。无一例长托宁中毒死亡。治疗组长托宁用量>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2,P﹥0.05),住院天数两组相比较,治疗组的(15.2±2.3)d少于对照组(28.5±9.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37,P<0.05)。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果比较注:两组间比较,①P<0.01;②P<0.05;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