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宫旁阻滞麻醉与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行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方法: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200例早孕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利多卡因与米索前列醇镇痛效果。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宫颈扩张效果及人流综合征、镇痛效果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麻醉和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应用于人工流产术能够达到较强的镇痛效果,同时又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而且不影响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不增加出血量,安全可靠,镇痛满意。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米索前列醇 镇痛 人工流产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因各种原因要求终止妊娠,妊娠时间6~10周,无用药禁忌证的孕妇200例,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吸宫时负压控制在400mmHg。
方法:观察组米索前列醇于术前2小时直肠塞入2#,利多卡因于术前2~3分钟在宫颈3点、9点处进针,抽吸无回血各注射2%利多卡因2ml[1],对照组单纯用2%利多卡因在宫颈3点、9点处进针,抽吸无回血,各注射2ml。
观察指标及镇痛标准:①手术时间:从探针进入宫腔开始到手术结束;②术中出血量:术后用网筛除去绒毛及蜕膜,用量杯测量出血量;③人工流产综合征判定标准,心率<60次/分,伴轻度恶心,无呕吐为轻度;心率<60次/分,伴呕吐,出冷汗,脸色苍白为重度。
宫颈扩张效果判断标准:①显效:宫颈口能顺利通过6.5#扩张器;②有效:宫颈口能顺利通过5.5#扩张器;③无效:宫颈坚硬,需用小号宫颈扩张器依次扩宫可通过6.5#扩张器。
镇痛标准:按WHO镇痛分级标准。①0级:无痛,腰酸腹胀,稍感不适;②Ⅰ级:轻痛,腰酸腹胀可忍受,微汗或不出汗;③Ⅱ级:明显腰酸腹痛伴出汗,呼吸急促,仍可忍受;④Ⅲ级:剧烈腹痛,不能忍受,喊叫,烦燥不安。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结 果
一般情况,两组妇女在年龄、妊娠时间,孕次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时间及阴道出血情况:米索前列醇联用利多卡因组手术时间和阴道出血量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中镇痛及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情况比较:米索前列醇联用利多卡因组术中镇痛效果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米索前列醇联用利多卡因组与利多卡因组扩宫情况比较:米索前列醇联用利多卡因组宫口较松弛,易于扩张,扩宫效果明显优于利多卡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宫颈扩张效果比较[例(略)]
讨 论
米索前列醇具有较好的软化宫颈作用[2],直肠给药药物吸收快,且避免了口服可能产生的胃肠道反应及肝脏首过效应,用药2小时后宫颈明显软化,一般均可顺利通过6#扩宫器,减轻了扩宫对受术者的刺激,因而有效降低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利多卡因属氨酰基类局麻药,麻醉时间可持续90分钟,有持续镇痛作用,松弛宫颈平滑肌的但不影响支配子宫肌肉神经冲动传导,子宫仍可正常收缩,不增加术中、术后出血量[3],但因其缺乏软化宫颈和收缩子宫作用,所以术中仍需逐号扩张宫颈,且因其不能弥散至宫腔,不能减轻吸管负压对宫壁的刺激作用。所以临床实践采用米索前列醇联用利多卡因用于早孕人工流产镇痛,具有镇痛效果好,手术时间短及出血少,安全、经济等优点,比较适宜应用于基层医院人工流产术中。但使用米索前列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用药后要注意严密观察,防止过敏反应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洁,陈艳华,张克军.阔Lig底部神经阴滞在人工流产中镇痛效果观察.中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