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I20min/R30minand I30min/R30min groups.There were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ET and renal function and between ET and liver function (r=0.59~0.82, P<0.01). Conclusions: Hepatic inflow occlusion can possibly have an effect on renal.
Key words Liver Ischemic/Reperfusion;Liver function;Renal;Endotoxin
肝移植过程中肝脏缺血、缺氧、再灌注,和无肝期对宿主所引起的一系列炎症介质变化是与肝移植成功与否有关。本实验探讨肝缺血再灌注时血浆内毒素的动态变化和对肾的影响,为提高肝移植成功率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实验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27只,雌兔10只,雄兔17只,体重1.4~2.3kg。
1.2 实验方法
实验严格按照外科手术无菌操作进行。随机进行实验分组:对照组(n=7):按1ml/kg给兔腹腔注射5%硫喷妥钠,沿腹中线打开腹腔。分别抽取门、腔静脉血约10ml,置于无致热原试管内,分别测肝功能、肾功能、内毒素(ET)。实验组(n=20):夹闭第一肝门,于缺血10min、20min、30min后分别再灌注30min,据此又分成I10min/ R30min (n=6)、I20min/ R30min (n=6)、I30min/ R30min(n=8)3个实验组,其余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肝功能(AST、ALT):酶法测定。肾功能(Cr、BUN):苦味酸法和尿酸法测定。血浆内毒素(ET):取各组肝素化的门静脉、腔静脉血以3 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统一保存在-20℃冰箱内,用鲎试验偶氮基质显色法统一定量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资料均用 x±s表示。实验数据先行方差齐性检验,若方差齐,则采用q检验,检验各组间差异;若方差不齐,则采用H检验加t检验,检验各组间差异显著性。
2 结果
21 各组肝功能变化
在缺血10min后即有静脉血中AST、ALT水平的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随着缺血时限的延长AST、ALT水平有明显升高,至缺血30min时达到最高。I20min/R30min组及I30min/R30min组AST、AL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而且I30min/R30min 组比I20min/R30min也有显著性升高(P<001)。详见表1。
表1 肝缺血再灌注时对肝功能的影响(略)
22 各组肾功能变化 I20min/ R30min组静脉血Cr 和BUN的水平即有升高,随着缺血时间延长,血中Cr和BUN的浓度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表2 肝缺血再灌注时对肾功能的影响(略)
23 肝功能与肾功能相关关系分析 肾功能变化与肝功能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肾功能的损害与肝功能损害有关。详见表3。
表3 肝功能与肾功能相关关系分析(略)
24 各组门、腔静脉血中内毒素的变化 门、腔静脉血中内毒素的浓度均明显升高,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内毒素水平进行性升高。门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001)。腔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除I10min/ R30min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实验各组中,门静脉血中ET浓度较腔静脉血中ET浓度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腔静脉血ET可能由门静脉血而来,门静脉血ET可能由肠道而来。详见表4。
表4 肝缺血再灌注时血浆内毒素含量的变化(略)
25 内毒素与肝功能、肾功能相关关系分析 内毒素与肝功能、肾功能相关关系均呈正相关,说明肠源性内毒素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也是引起肝功能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