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度报道较多。国外有报道,炎症在Ⅱ型糖尿病(DM)的发展中也起一定作用[2]。为进一步了解糖尿病病人血清CRP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血清(或血浆)中高值的CRP是否可以作为预测糖尿病发展的一个指标。作者对Ⅱ型糖尿病病人血清超敏CRP及一系列的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在我院就诊的按1999年WHO标准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22例(血常规排除明显炎症感染个体),其中男50例,女72例,平均年龄66.28±8.12(37~79)岁,平均体重59.90±10.31Kg。
1.2 方法:超敏CRP采用芬兰Orion公司提供的微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糖化血红蛋白(A1C)采用上海生物制品所的胶乳凝集反应法试剂盒;胰岛素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上述试剂均有原公司提供的校准品,进行有效的室内质控。所有测试均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所有病例均测定hsCRP、FPG、FINS、TG、TCH、HDL-C和LDL-C,UA,HbA1c等生化指标。并测定每个病人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身高和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HOMA-IR)=FINSFPG/22.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I/FINSFPG。按CRP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度判断标准,以hs-CRP<2.0mg/L和hs-CRP>2.0mg/L将糖尿病病人分为正常CRP组和高CRP组。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各组数据用(x-±s)表示,两组比较用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高CRP组SBP、DBP、TG、BMI均显著高于正常CRP组(P<0.05),而高CRP组的HDL-C则显著低于正常CRP组(P<0.01)。表1 低hs-CRP组与高hs-CRP组有关资料比较注:两组比较P<0.05;P<0.01
2.2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见表2。糖尿病病人血清hs-CRP与DBP、BMI、FPG、FINS、TG、UA、IR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hs-CRP与HDL-C、ISI之间则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表2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3 讨论
Ⅱ型糖尿病是一组既存在胰岛素分泌缺陷,又存在胰岛素抵抗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4]。1998年Reaven提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的概念,即由于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使许多相关疾病如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高尿酸血症等常集中发生在同一病人的倾向[6]。高血压,肥胖,脂代谢异常是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先驱表现,为Ⅱ型糖尿病的先兆。C-反应蛋白(CRP)是肝细胞合成的存在于血清、脑脊液、胸腹水等多种体液中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最早因发现其和肺炎球菌的C多糖相结合而得名[8]。有报道,炎症在Ⅱ型糖尿病的发展中也起一定作用,CRP作为一个敏感的炎症指标[3]。血清(或血浆)中的高值的CRP可以作为预测糖尿病的发展的一个指标[2]。本文结果显示,高值的CRP与高血压,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等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血清中的超敏CRP与BMI、FPG、FINS、TG、UA、IR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与HDL-C、ISI则存在显著负相关。进一步证明慢性炎症可能在起始时是IRS并最后发展成为Ⅱ型糖尿病中代表一种触发因子。伴有心血管因子出现(如TG、TCH、LDL-C升高及HDL-C降低等血脂异常)的IRS可能会发展成为心血管疾病,CRP值的升高在粥样化损伤的起始和过程中起直接作用[1]。CRP值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降低之间存在的独立关系也说明CRP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而超敏CRP以其测定的敏感性(可检测0.25~10mg/L)和生物特性(半寿期的稳定性)可作为糖尿病的一个早期诊断指标。
【参考文献】
[1]Mendall MA.C Reactive protein and its reaction to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 population-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BMJ, 1996,312:1061-1065.
[2]Aruna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