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透明角膜及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泪膜的影响

ith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on tear film stability through clarity corneal incision seems to be more than that through sclera tunnel incision in short period. Protective measure should be taken clinically.

  KEYWORDS: phacomulsification; clarity corneal incision; sclera tunnel incision; tear film

  0引言

  眼球的表面覆盖一层泪膜,稳定的泪膜使眼部感觉舒适,并可作为眼部良好的屈光间质。泪膜稳定性的降低常导致干眼症,角膜并发症等眼表疾病的发生。有研究表明,部分眼部手术可导致泪膜功能的异常,甚至干眼症的发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以其组织损伤小、切口愈合快及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已经得到广大眼科医师及患者的认同和普及。但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眼部干涩、异物及烧灼感等干眼症表现。因此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泪膜的变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们通过对我科经不同切口方式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泪膜的变化情况进行分组研究,观察结果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随机抽取200703/200805在我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人术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8例128眼,男50例58眼,女58例70眼,年龄56~83(平均72.4±5.2)岁。所选病例术前均无任何干眼症状,无影响泪液分泌及泪膜稳定的眼部用药史,无全身结缔组织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分为A组:经透明角膜切口组55例68眼,B组:经巩膜隧道切口组53例60眼。 表1 A,B组两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术后不同时间泪膜检查比较

  1.2方法 术眼在盐酸奥布卡因表面麻醉下,A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B组采用巩膜缘隧道切口,前房注入同一黏弹剂后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囊袋内超声乳化晶状体核、注吸清除皮质,囊袋内植入RAYNER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手术顺利,术后无明显炎性反应,无其他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典必殊眼液局部点眼4次/d,连续2wk,所有术眼不使用人工泪液。检查方法与评分标准:分别于术前、术后1,7,30,90d随访患者进行干眼症状询问及各项检查,具体内容及评分标准:(1)干眼症状评分测定:详细询问患者有无眼干、异物感、烧灼感和视疲劳等不适症状,无症状为0分,偶尔有症状为1分,间断有轻微症状为2分,持续有明显症状为3分。(2)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 test, SⅠt):采用天津晶明公司的标准5mm×35mm泪液检测滤纸条,一端折叠5mm轻置入下睑缘外2/3处,在无表面麻醉状态下,避免接触眼球,轻闭双眼5min后取出滤纸,从折痕出测定滤纸的湿长。正常人>10mm/5min,若<5mm/5min疑为干眼症。(3)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reak up time, BUT):在无强对流、光线适中的房间,患者向前直视,裂隙灯下用钴蓝滤光片反复移动观察自最后一次瞬目后荧光素在泪膜中出现黑斑或黑线的时间,15~35s为正常,<10s为泪膜不稳定。(4)角膜荧光素染色:采用0~12分制记录(即将角膜分成4个均等象限,每个象限染色程度和面积计0~3分),荧光素着色阴性为0分,散在点状荧光素着色为1分,略密集荧光素着色点为2分,密集点状或斑片状荧光素着色为3分。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处理,比较两组患者4项检测指标在手术前后的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实验观察到,两组研究对象术前各项干眼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术眼SⅠt值术后ld增加,术后7,30d下降,术后1,7,30d干眼症状评分增高,BUT缩短、角膜荧光素染色增加,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比较术后1,7,30d,A组干眼主诉症状评分高,SⅠt值改变大,BUT测定时间短、角膜荧光素染色多,较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d时,所有术眼干眼症状评分、SⅠt值BUT 程度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接近术前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相对于经巩膜隧道切口,经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短期对泪膜的影响较大。

  3讨论

  泪膜具有保护、营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遗传性角膜病小鼠生物学特性观察
    体外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初
    波前像差与眼内压 中央角膜厚度的日波
    近视眼患者角膜中央厚度和前房结构的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瞳孔中心移
    压力对体外培养的牛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角膜地形图分析的数学模型分类及其在诊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的改
    角膜和粘膜移植治疗严重眼烧伤后遗症
    血清透明质酸  型前胶原  型胶原水平与
    血清透明质酸  型胶原氨基肽  型胶原及
    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的预防与护理
    血清透明质酸与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测定对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