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和防护 |
|
间的发生率为2%。陈图珊等[1]研究表明,产后2 h总出血量既可较好地反映出血情况,又能较好地提供信息。有学者指出,产后2 h出血量在200 ml以上作为产后出血的标准和指针较为合理。本组资料分析中,产后出血发生在2 h内18例,约占86%。以上结果告诉我们,产后2 h内密切观察产妇的一般情况及阴道出血量是预防产后出血的根本措施。 4.2 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和原因 常见产后出血的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约占90%[2]。本组资料统计约为86%,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是产程长、难产使产妇体力衰竭,精神紧张导致子宫收缩不协调、乏力,子宫本身因素有:子宫过度膨胀、子宫肌瘤、子宫肌水肿,使用大剂量镇静、解痉剂、麻醉药物等均可使子宫收缩乏力,分娩方式不同,如阴道助产和手术产对组织损伤较大,无疑增加了出血量,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避免人为因素增加手术产率,特别是无宫缩情况下行手术,易发生因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手术动作要轻柔,取胎头时要慢,避免切口撕裂出血。前置胎盘附着子宫前壁时最好行子宫体部剖宫产。 【参考文献】 1 陈图珊,朱波,梁润彩.产后出血95例临床分析.广东医学,2000,21(6):532. 2 王浩敏,骆一凡.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华妇科杂志,2000,35(6):378.
仁和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代发医学论文服务,并提供大量论文资料,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胸骨旁纵形小切口在前上纵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女大学生妇科病的临床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