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例糖尿病足的综合防治 |
|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病情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中西结合、全身与局部相结合、辨证施治、精心护理、健康宣教等综合防治。结果 收治糖尿病足8例,治愈7例,转科1例。结论 通过临床观察认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借鉴。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综合防治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严重并发症之一,多发于下肢。患者可出现足部疼痛,间歇性跛行,足部深部溃疡等症状,甚者需要截肢。本病大多发生在50岁以后,60~70岁者更多见,其发生主要是由于长期糖尿病不能得到满意控制,血糖过高,出现下肢大血管和微血管病理性改变,造成肢端缺血缺氧,组织失去活力,同时伴发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1]。因此做好糖尿病足的综合防治非常重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东安县人民医院内三科2004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糖尿病足8例,其中男5例,女3例,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57岁,糖尿病病史最长15年,最短3年,本组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缺血表现,其中局部皮肤弹性差,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者1例,局部皮肤局限性水疱2例,缺血性溃疡4例,重度坏疽1例。 1.2 治疗方法 中西结合治疗,全身与局部相结合,辨证施治:(1)降血糖,抗感染,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2)改善微循环: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根据病情定,一般需1~3个疗程[1]。山莨菪碱(654-2)静脉给药的同时局部胰岛素加654-2混悬液外敷。(3)根据创面不同辨证施治,在换药过程中观察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在肉芽组织生长有治愈的倾向时,可采用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去腐生肌之疗效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换药。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1)收集护理病史,询问患者:①食欲,每日进食和饮水种类、量、次数及饮水习惯和嗜好,体重及其增减变化。②每日体力活动量,主要活动方式。③有无肢体感觉异常。④对疾病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及应对方式。⑤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2)体查:检查有无皮肤溃疡、疖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有无足部皮肤破损溃疡,有无肢体触痛觉减弱及其程度。检查足部是否有剪甲伤,鞋擦伤等皮肤破损;是否有趾甲病变,足部畸形等高危因素。引用国际糖尿病咨询委员会的一句名言:“告诉医生,检查糖尿病患者时务必脱下他们的鞋”。(3)饮食护理:①较肥胖者必须坚持严格计算每日所需要的总热量,按照总热量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分次进食。②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延缓葡萄糖的吸收,对糖、脂肪代谢具有很好的作用。纤维素以玉米皮含量最高,可含92.1%,其次是豆类皮中含量可达86.7%,小麦麸皮中含量可达44.1%。各种粗粮制品也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如绿豆荞麦面、玉米面、燕麦面、高粱米、小米等。另外蔬菜如菠菜、芹菜、韭菜、干海带也含有较多的植物粗纤维[1],以上食物在饮食中应多吃。 2.2 足部护理 (1)为防止新的部位发生溃疡,经常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弹性及皮肤色泽,如有搏动逐渐减弱或变紫,提示膝关节以下有缺血表现,要及时采取措施。足部按摩每日数次,动作要轻柔,应从趾尖开始向上按摩,有利于循环流动。也可嘱患者自行按摩。(2)创面处理:用呋喃西林冲洗创面后。用胰岛素4 u加654-2 5 mg加入生理盐水20 ml混悬液无菌纱布紧贴创面组织,然后在湿纱布上盖一层凡士林油纱布以保持药液不易干燥,外层用两层灭菌干纱布敷盖,并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每次换药要在餐前进行,以免发生低血糖。换药时注意观察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有治愈倾向时,改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涂创面,促进干燥生肌。 2.3 心理护理 在临床护理观察交谈中发现患者心理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其康复的信心,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护理诊断为:(1)焦虑与长期住院不能照顾好家里和经济负担过重有关。(2)恐惧与害怕局部感染灶逐渐扩大不愈。截肢造成终生残废有关。(3)知识缺乏与家庭成员缺乏糖尿病基础医疗常识,不能安慰帮助患者有关。在护理上要多与患者沟通,协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处理好家庭、社会等关系。使其能安心地配合治疗。讲述疾病发展的规律及正规治疗的重要性,尽快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向患者及家属讲述一些糖尿病基础知识[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DSA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治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