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急性甲状腺炎42例临床分析 |
|
【摘要】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98年1月~2008年1月病房收治的4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在42例患者中,女性多见,30~50岁占78.6%,颈前部疼痛(88.1%)和甲状腺触痛(92.9%)是主要的临床表现;所有病例CRP和血沉升高,24例(57.1%)血TSH水平降低,41例(97.6%)甲状腺核素显影模糊或无显影;所有患者予强的松或消炎痛治疗,予消炎痛治疗者2~7天颈部疼痛明显好转,予强的松治疗者1~3天颈部疼痛明显好转,以消炎痛治疗后颈部疼痛无好转者改以强的松可使颈部疼痛明显好转。 结论 多数亚急性甲状腺炎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血沉、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核素扫描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强的松和消炎痛对亚急性甲状腺炎均有确切疗效,其中强的松比消炎痛能更快、更好缓解疼痛。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诊断 治疗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为De Quervain于1904年首次描述,故又称De Quervain’s甲状腺炎。SAT患者多在门诊诊断和治疗,少数患者被收入院治疗。目前报道的SAT以在门诊诊治病例居多,而住院治疗患者往往检查更为全面,临床医师也能更好地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病情的动态变化,特别在初始治疗阶段,故可提供更多信息。在此,笔者对广东省人民医院1998年1月~2008年1月病房所收治的42例SAT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中,男9例,女33例;年龄12~62岁,平均36±12.3岁,其中30~50岁34例,占81.0%;发病到就诊时间3~29天,平均14.9±7.8天。 1.2 临床表现 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38例;发热31例,其中37.2℃~38.0℃ 19例,38.1℃~38.9℃ 9例,39.0℃~39.2℃ 3例;颈部疼痛37例,其中向下颌、面部或耳根等部位放射3例;咽痛1例;心悸21例,多食、易饥10例,怕热、多汗9例,体重下降3例;食欲减退6例;月经紊乱3例;关节痛3例;腹泻1例;甲状腺肿大41例,其中弥漫性肿大35例,左侧甲状腺肿大3例,右侧甲状腺肿大2例,甲状腺结节6例;甲状腺触痛39例,质韧或偏硬35例;颈部淋巴结肿大3例。 1.3 辅助检查 血白细胞>10.0×109/L 18例,最高达13.5×109/L,<4.0×109/L 1例;轻度贫血2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3例;CRP升高42例;血沉升高42例,为46~151mm/h;血FT3、FT4升高,TSH降低22例;FT3、FT4正常、TSH降低2例;FT3、FT4降低,TSH升高14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4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轻度升高6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轻度升高9例;42例均予甲状腺B超检查,甲状腺肿大37例,甲状腺结节15例;42例均予甲状腺核素扫描检查,甲状腺显影模糊或无显影41例,孤立冷结节1例。 2 结果 16例患者予消炎痛治疗,50~75mg/d;2例患者在门诊以消炎痛治疗后5~7天后颈部疼痛无明显好转而在住院后改以强的松治疗,60mg/d;其余24例以强的松治疗,30mg~60mg/d。甲状腺毒症症状明显者,予心得安治疗;FT3、FT4降低而TSH升高者,予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37例颈部疼痛患者,予消炎痛治疗者2~7天颈部疼痛明显好转,予强的松治疗者1~3天颈部疼痛明显好转,2例在门诊以消炎痛治疗后颈部疼痛无好转而在住院后改以强的松治疗,2~3天后颈部疼痛明显好转。在31例发热患者,经消炎痛或强的松治疗1~4天后体温恢复正常。 所有患者住院8~16天后出院,出院时所有患者体温正常,颈部疼痛和触痛完全消失24例,其余有轻微颈部疼痛和(或)甲状腺轻触痛;部分病例甲状腺肿大较入院时稍小;所有患者血白细胞正常、血沉和CR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出院时患者消炎痛或强的松维持原来剂量或减量,在门诊继续治疗、随访。 &nbs[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体外肝代谢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脑血栓形成超早期溶栓与抗凝治疗38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