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血肿 硬膜外 神经外科手术
1 对象与方法
我科2000年11月~2008年2月,采用钻颅置管引流联合纤溶疗法治疗硬膜外血肿109例,其中男82例,女27例;年龄8~82岁,平均45岁。无症状2例,轻微头痛25例,头痛伴轻偏瘫或精神症状68例,昏迷14例。单纯性硬膜外血肿59例,合并脑挫裂伤33例,一侧开颅术后另一侧硬膜外出血形成血肿17例。血肿量20~80 ml,平均50 ml。左侧46例,右侧63例;幕上82例,幕下11例,幕上下均有16例。血肿表现为高密度影像57例,等密度23例,低密度20例,混杂密度9例。中线结构移位<0.5 cm 79例,0.5~1.0 cm 21例,>1.0 cm 9例。
选择血肿最厚处偏后1~2 cm龙胆紫标记钻颅点。钻头直径3~4.5 mm,先垂直颅骨方向快速钻入至颅骨外板约1/3处,再将钻头偏斜朝向血肿最厚处,钻透颅骨即有暗红色血性液体流出,置入相应直径带芯引流管约2~3 cm同时拔针芯,针线固定引流管先用30 ml注射器抽血性液体减压,再外接引流袋。术后根据情况停用甘露醇或减量,第2天开始应用尿激酶冲洗。2 ml生理盐水溶液+尿激酶3~5万U注入管内后夹闭1~2 h放开,每日冲洗2~3次,一般3~5 d后待引流液体颜色变淡时复查CT。
2 结果
术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5例,好转33例,钻孔后复查CT示血肿增大改行开颅手术清除1例。术后1~7 d复查CT示血肿完全消失83例,大部分消失26例,再过1周复查CT示血肿全部消失。无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细孔钻颅微创手术所需成本较低,费用小,特别适合用于基层医院抢救病人,病人及家属容易接受,术后基本不留疤痕,对病人心理影响小。穿刺引流时应注意以下内容:①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血肿量20~80 ml为宜,出现脑疝时应立即开颅手术。钻孔时间最好选择在发现血肿后10 h~15 d。②在选择穿刺点时,既要在血肿的中心处又要避开重要血管,以减少出血的可能,同时要避开骨折缝。③穿刺时钻头前置阻挡物以免穿刺过深。④术后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⑤穿刺置管方向偏向额顶部以利于引流。⑥置管后若出现大量液体流出应考虑再出血,可先夹闭引流管观察病人反应若情况加重,立即复查CT,必要时开颅。反应轻或无反应可夹闭引流管1 d后再开放。⑦额顶枕部血肿适用本方法,颞部血肿为相对适应证,因为颞部血肿系脑膜中动脉或分支破裂出血所导致,此处不适合治疗早期血肿,可待2~3 d后出血稳定后进行治疗。
仁和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代发医学论文服务,并提供大量论文资料,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