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见证候证候要素及治法方药研究

女性202例),前瞻性病例71例(男性36例,女性35例)。总体上性别无明显差异。

  3.1 年龄分布对全部465例病例统计分析后发现,50岁以下者只占全体样本的2.8%;51~60岁段占6.24%;61~70岁段占12.9%;71~80岁段占46.45%;81~90岁段占28.60%;大于90岁者占3.01%。大于70岁者占全体样本的78.06%。可见,本病为增龄性疾病,并且最常见于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中。

  3.2 证候名称规范前的分布情况共收集到合格病例465例,其中回顾性病例394例,前瞻性病例71例。

  3.2.1 回顾性病例中共计419个证候,除去重复的共有83种不同的证型。具体分布规律见表1。表1 394例回顾性心衰病例证候名称规范前分布情况(略)

  出现频次在4次以下的证候条目有肺阴亏虚证、心肾阴虚证、脾虚湿困证、瘀血阻络证、心气阴虚证、心肺同病证、痰浊瘀阻证、肝肾阴虚证、瘀水交阻证等共计64条,累计频次85(20.29%)。以上419个证候中频率超过1%者共有19条(具体见表1),累计频次334 (79.71%)。

  3.2.2 前瞻性病例中共计74个证候类型,除去重复的共有40种不同类型的证型。频数在3次以上者由高到低依次为心血瘀阻证9次( 12.68%)、气阴两虚证6次(8.54%)、心气亏虚证5次(7.04%)、心脾两虚证4次(5.63%)、肺阴亏虚证4次(5.63%)、心肾阳虚证3次(4.23%);频数为2次者有痰阻心脉证、风痰阻络证、痰湿蕴肺证、气血亏虚证、痰浊上蒙证、痰瘀互结证、肺肾两虚证、心肾阴虚证、气阴亏虚证。

  从心力衰竭证候规范前的分布规律可以看出,该病证候类型不仅繁多,而且很不规范。例如表1中提到的痰瘀交阻证和痰瘀互结证,前瞻性病例中提到的气阴两虚证和气阴亏虚证等。从我们对回顾性病例的分析和临床流调的过程中对此类证候出现的症状进行比较,发现痰瘀交阻证和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和气阴亏虚证等在本病中是等同的,故在后面的统计中予以统一 。

  3.3 证候名称规范后的分布情况

  3.3.1 在394例回顾性病例中共出现证候频次419次,按前面规范标准,将83种证候规范为56种,其分布规律见表2。表2 394例回顾性心衰病例证候名称规范后分布情况(略)

  出现频次在4次以下的证候条目有肺阴亏虚证、心肾阴虚证、脾虚湿困证、心气阴虚证、心肺同病证、痰湿壅盛证、痰热壅肺证、脾肾阳虚证、风阳上亢证等共计39条,累计频次63(15.04%)。以上419个证候中频率超过1%者共有17条(具体见表2),累计频次356(84.96%)。

  3.3.2 在71个前瞻性病例中共出现证候频次74次,按前面规范规律,将40种证候规范为33种。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心血瘀阻证9次(12.68%)、气阴两虚证8次(11.27%)、心气亏虚证5次(7.04%)、痰瘀互结证5次(7.04%)、心脾两虚证4次(5.63%)、肺阴亏虚证 4次(5.63%)、心肾阳虚证 3次(4.23%)、痰湿壅肺证3次(4.23%)、肝肾阴虚证3次(4.23%);频率为2次的有痰阻心脉证、气血亏虚证、风痰阻络证、痰浊上蒙证、肺肾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出现频次在2次以下的证候条目有心阳亏虚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水饮凌心证、阳虚水泛证、脾虚湿困证、痰浊瘀阻证、肾不纳气证、心肾气阴两虚证等共计18条。以上74个证候中频率超过2%者共有15条,累计频次56(78.87%)。

  3.4 证候要素初步分析与本病相关的证候要素,病位为心、脑、肾、肺、脾、肝、胃、胆、脉、下焦;病性为血瘀、气虚、痰浊、阳虚、阴虚、湿、水泛、气滞、热、血虚、饮停、气不固、寒。

  3.4.1 回顾性病例中共出现430个证型,其中证候要素共有911个,各证候要素出现的频率和百分比如下:

  病位:心284 次(31.17%),肾35次(3.84%),肺34次(3.73%),脾22次(2.41%),肝15次(1.65%), 下焦1次(0.11%),共计391次(42.92%)。其中出现频率在2%以上的主要有心、肾、肺、脾。

  病性:血瘀206次(22.61%)、气虚79次(8.67%)、痰浊70次(7.68%)、阳虚50次(5.49%)、阴虚41次(4.50%)、湿24次(2.63%)、水泛17次(1.87%)、气滞10次(1.10%)、热9次(0.99%)、血虚7次(0.77%)、饮停3次(0.33%)、气不固2次(0.22%)、寒2次(0.22%),共计520次(57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运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大鼠缺氧缺血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氯沙坦干预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 慢性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室性心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18例误诊分析
    细胞生长肽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抗心瓣膜蛋白抗体在风湿性心瓣膜炎中的
    内皮素和一氧化氮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
    神经生长因子减轻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
    左旋硝基精氨酸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
    孕妇B族溶血性链球菌带菌与母婴预后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