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减少术后发生喉头水肿方面明显优于高频喷射通气(Ⅰ组)。见表2。本实验120例病人都麻醉成功,顺利取出异物,在术后2~5小时顺利拔管。术后经抗炎等综合治疗后治愈出院。没有出现喉痉挛、纵隔气肿和气胸等严重的并发症,无病人死亡。表2 两组手术各观察指标的比较(略)
讨 论
小儿气管异物为临床常见急症,无论诊断延误或者手术不及时都会增加患儿的死亡率,手术取出异物是唯一有效的手段[1]。由于阻塞气管的物品多为各种体积较小的种子、坚果、浆果或者谷类等[2],给术者一次性成功取出异物带来很多困难,常需多次进镜,在单纯使用高频通气的患儿中,因为气道和手术同一通道,很多麻醉师感觉到在气道的管理较为棘手。另外,气管异物小儿术前由于气管堵塞、肺部炎症、麻醉影响等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现象。再者小儿的呼吸、循环代偿能力较差,对缺氧的耐受性差,手术操作过程中常出现通气不足、憋气、气道痉挛等并发症,导致严重缺氧,甚至危及生命。而且置镜时间越长,次数越多,风险也越大。
临床上常用高频喷射给氧装置连接气管镜(金属硬镜)的供氧侧孔直接向气管供氧。患者存在自主呼吸状态时,使用高频通气方式能满足患者的供氧,而且高频产生的压力可冲击异物边缘的分泌物,为术者提供了清晰视野,便于手术操作。气管镜对黏膜刺激影响气体交换,当麻醉过浅对镜检操作刺激而引发屏气呛咳,或在气管镜进入患侧支气管时,由于异物、炎症分泌物或细支气管痉挛,同时另侧肺通气不足时,就引起通气障碍[3]。当出现上述情况,就必须中止手术,立即退出气管镜,使用面罩接麻醉机进行人工辅助呼吸等一系列急救。反复的进、退镜易引起呛咳,屏气及气道痉挛甚至引起声门、气管内膜水肿和损伤,增加手术风险,延长术后恢复时间。目前国内同行多使用面罩或者药物来解决上述问题[4,5],但对如何减少进镜次数,缩短手术时间方面的文献较少。
我们应用高频/控制供氧转换装置进行通气管理,能始终将气管镜保留在气管内,根据患儿情况灵活快速切换高频供氧和控制通气方式,当出现喉痉挛、屏气、呼吸暂停等情况亦能尽快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并且该过程可以反复多次直至完成气管镜检及成功取出异物。还避免以往的退管、面罩供氧、等待缺氧症状改善后再次插入气管镜等操作程序,方便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低反复多次进镜引起声门的水肿和损伤,亦能有效地避免术后喉痉挛、喉头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不但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手术的安全性,而且减轻术者及麻醉师的心理压力。
高频/控制供氧转换装置适用于小儿气管异物抢救过程中不同情况下使用两种不同的通气供氧模式,简化了装置及操作程序,为抢救赢得了时间,减少了病儿因多次插镜造成的喉头水肿及喉痉挛等意外事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的优点。
【参考文献】
[1]Saki N,Nikakhlagh S,Rahim F,et al.Foreign body aspirations in infancy: a 20year experience[J].Int J Med Sci,2009,6(6):322-328.
[2]Gǒktas O,Snidero S,Jahnke V,et al.Foreign body aspiration in children: field report of a German hospital[J].Pediatr Int,2010,52(1):100-103.
[3]张 旭,陈莲华.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后喉痉挛的多因素分析[J].上海医学,2008,31(9):631-633.
[4]宋正川,李 伟,吴 刚.咪达唑仑复合雷米芬太尼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6):720-722.
[5]唐丛林,毛 丰.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与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4):450-451.
仁和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代发医学论文服务,并提供大量论文资料,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