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总积分差值介于6~10分;无效:总积分差值≤5分。以显效+有效计为总有效。②中医证候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疗效指数(n)=(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临床痊愈:n≥90%;显效:n ≥70%但<90%;进步:n ≥30%但<70%;无效:n <30%。以痊愈+显效计为总有效。③症状体征评分标准参照OAⅡ期临床试验方案[4]病情分级标准(WOMAC指数),通过相关症状进行计分评价。④复发分级判定以随访1年为期,Ⅰ级:1年内未复发。Ⅱ级:1年内偶有复发,无需药物治疗。Ⅲ级:1年内多次复发,需要药物治疗方可改善。Ⅳ级1年内多次复发,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Ⅱ、Ⅲ、Ⅳ级计为复发。
7.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资料使用SPSS 10.0 统计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 果 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40例,显效13例(32.50%),有效19例(47.50%),进步6例(15.00%),无效2例(5.00%),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41例,显效8例(19.51%),有效8例(19.51%),进步20例(48.78%),无效5例(12.19%),总有效率为39.0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14.08,P<0.01,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优。
2.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40例,临床痊愈17 例(42.50%),显效13例(32.50%),进步9例(22.50%),无效1例(2.50%),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41例,临床痊愈6例(14.63%),显效9例(21.95%),进步19例(46.34%),无效7例(17.07%),总有效率为36.59%。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12.10,P<0.01,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优。
3.两组随访1年病情复发 治疗组40例,Ⅰ级16例(40.00%),Ⅱ级13例(32.50%),Ⅲ级7例(17.50%),Ⅳ级4例(10.00%);对照组41例,Ⅰ级5例(12.95%),Ⅱ级10例(24.39%),Ⅲ级17例(41.46%),Ⅳ级9例(21.95%),两组患者随访1年病情复发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8.151,P<0.01,治疗组病情复发率较对照组低。
4.两组不同时段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4周、8周、12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4周、8周、12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5.两组不同时段临床症状总评分比较 两组临床症状总评分治疗4周、8周、12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周、8周、12周临床症状总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1 两组不同时段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段临床症状总评分比较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6.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 对照组观察期间出现2例皮肤过敏性损害, 胃肠道不良反应5例,肾毒性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率为22.00%(9/4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χ2=7.78,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讨 论
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大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又是主要的方法。近年来,国内报道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蜂针加中药[5]、手法加中药[6]、腹针加中药[7]等,其临床疗效评价各具特色。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骨痹”范畴,肝肾亏虚是形成痹证的关键,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阳气虚弱,气化无力,致气滞血瘀。瘀血直接导致筋骨失养,是导致OA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研究应用补肾活血方中的巴戟天温阳补肾,肉苁蓉滋阴益精;红花活血化瘀,当归活血祛瘀且养血,泽兰活血祛瘀兼利水消肿;牛膝引药下行,强筋壮骨。方中尚有古文献记载的特效活血壮骨之品。实验研究表明,补肾活血可改善退变过程中软骨组成及代谢,改善骨内微循环障碍,抑制滑膜炎症,抑制氧自由基损伤,抑制NO,调节异常的细胞因子,调节性激素水平,抑制软骨细胞凋亡[8]。我们采用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和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表明补肾活血中药联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