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径的测量结果显示:肿瘤组SLN(病理证实均发生转移)的长、短径均最大,炎症组SLN(病理证实均存在反应性增生)次之,对照组最小。因此,根据淋巴结内对比剂是否存在充盈缺损及淋巴结长、短径的变化可以初步判定SLN良、恶性。在与亚甲蓝染色的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CTLG对于显示SLN及其引流淋巴管的效果和前者一致,但显示非SLN输入淋巴管的效果不如亚甲蓝,这可能是由于实验动物体型过小及现有CT设备的空间分辨率不足,所以对于十分细小且强化不足的淋巴管无法显示。而亚甲蓝的染色结果是由肉眼观察得出,相对较敏感。
总之,CTLG技术可使SLN、其输入淋巴管及邻近非SLN强化,通过后处理可充分展示SLN形态、准确测量其大小及显示与其它淋巴结的引流关系,这对于定位SLN并初步判断其良、恶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CTLG定位和评价乳腺病变SLN的可行性,同时也希望能够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Suga K, Ogasawara N, Okada M, et al.Interstitial CT lymphography-guided localization of breast sentinel lymph node: preliminary results. Surgery, 2003, 133(2):170-179.
K.Yamashita, K.Shimizu.Video-assisted breast surgery and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guided by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lymphography.Surg Endosc,2008,22:392-397.
姚青.组织块悬液注射法制作兔VX2乳腺癌模型.中国癌症杂志,2004,14(1):22-27.
彭玉娜,谭获,王颖超,等.VX2乳腺癌兔的阿霉素致心脏毒性模型的建立.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2008,2(9):5-7.
吴元魁,黄其鎏,许乙凯,等.淋巴结炎性增生和肿瘤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MRI初步研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1(2):134-136.
李艳兵,江斌.美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应用40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4):5983-5984.
李烁,薛华丹,金征宇,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用于动物模型淋巴结病变的实验研究.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7):952-956.
Ali Guermazi, Pauline Brice, Christophe Hennequin, et al.Lymphography: An Old Technique Retains Its Usefulness. Radiographics,2003,23:1541-1558.
仁和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代发医学论文服务,并提供大量论文资料,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上一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