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y in CTLG. The number of visualized SLNs was the same as the blue dyeing. Conclusions CTLG is useful in localizing SLNs and their afferent lymphatics of rabbits breast as well as evaluating the pathologic character of SLNs of rabbits breast.
Key words:VX2; sentinel lymphnode, metastatic lymphnode; reactive hyperplasic lymphnode; computed tomography; lymphography
淋巴道转移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研究认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荷瘤状态能够反应整个乳腺淋巴引流区域的肿瘤转移情况。因此,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成为近年来乳腺外科学的主要进展之一。SLNB的关键在于准确定位SLN。近年来,有国外学者将少量水溶性碘对比剂注入乳腺内,之后进行CT扫描,发现可以很好显示该侧乳腺的SLN及其引流淋巴管,并将这种方法命名为间接CT淋巴造影(indirect CT lymphography,CTLG)。我们认为,以CTLG定位SLN有很大研究空间,目前国内相关报道还不多见。本研究通过建立乳腺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以及乳腺炎症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动物模型,进一步研究CTLG定位和评价兔乳腺良、恶性病变SLN的可行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模型建立
36 只成年雌性日本大耳白兔,体重2.0~2.5 kg。VX2瘤株由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雷振教授惠赠。将VX2冻存块缓慢解冻至室温,剪碎(直径0.5~1 .0 mm),加适量生理盐水制成悬液,注射于兔后腿肌肉内传代。将36 只雌兔随机等分为3组,一组用于建立乳腺肿瘤淋巴结转移模型,一组用于建立乳腺炎症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模型,另一组做空白对照。无菌条件下切取传代兔后腿实体瘤,生理盐水冲洗后置于培养皿中,取瘤体边缘生长旺盛的鱼肉样组织,剪碎,制成生理盐水悬液。将该悬液注射于肿瘤组兔右侧第2乳腺的乳垫下,每只给予1 mL。取新鲜鸡蛋黄按10%比重与生理盐水混合,经充分振荡后制成蛋黄乳胶,将该乳胶注射于炎症组兔右侧第2乳腺,每只各注射1 mL,3~4 d后重复1 次。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
1.2 CTLG检查
兔麻醉后仰卧,固定,伸展其四肢。首先进行CT平扫:应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层厚0.625 mm,螺距1.375,管电压80 kV,管电流120 mA,矩阵512×512,视野(FOV)16 cm×16 cm,扫描范围自兔颈根部至第2乳腺下方。之后进行CTLG操作:于各兔右侧第2乳腺的乳垫下方(肿瘤组可注入瘤内)及其周围3、6、9、12点4处皮下各注射碘普罗胺(370 mg/mL)0.2 mL (5处总剂量为1 mL),注射后按摩注射部位30 s,以促进对比剂的吸收。于注射对比剂后1、15、30、45及60 min时分别进行CT扫描,扫描参数同前。扫描完成后将获得数据导入GE ADW4.2影像工作站,观察其轴位影像并进行3D重建。
1.3 亚甲蓝染色及病理学检查
完成CTLG 24 h内以亚甲蓝为示踪剂进行乳腺SLNB,注射部位及剂量同CTLG。注射后按摩局部30 s,再沿胸小肌旁切开腋筋膜,寻找蓝染淋巴管,并沿淋巴管检出SLN及其它淋巴结。记录染色淋巴结数目及位置,并与CTLG结果比较。其后立即以4%中性甲醛浸泡固定,经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各组计量资料均值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的q检验。全部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 果
肿瘤组于注射VX2后第3周发现组内所有动物右侧第2乳腺肿块及同侧腋窝淋巴结明显增大。炎症组于首次注射鸡蛋黄乳胶7~8 天发现右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右侧第2乳腺未见明显异常。对照组未见异常。
CT平扫,肿瘤组及炎症组所有动物均可见右侧腋窝内1~2 枚肿大淋巴结,对照组于相同部位未见异常。CTLG发现,所有动物右侧乳腺引流区域的SLN明显强化,次级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