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一般资料
12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41±15)岁(23~63岁),烧伤总面积(72±11)%(54%~92%),Ⅲ度为(45±13)% TBSA(总体表面积)(24%~68% TBSA)。采用同体对照方法,植皮部位为上、下肢体及躯干部,Meek植皮面积为(18±7)%TBSA(16%~36% TBSA);传统邮票状皮肤移植面积为(16±8)% TBSA(15%~34% TBSA)。
1.2 仪器设备
Meek植皮机;Meek配套植皮一次性皱纱材料,喷胶;Meek电动取皮刀(上海贵群经贸有限公司代理荷兰Humeca公司)。
1.3 植皮方法
将Meek电动取皮刀切取厚度0.1~0.3 mm的自体皮片的真皮面贴于专用的软木盘(Meek专用)上,经Meek植皮机切割后,将其表皮面喷涂专用胶水并粘贴于专用双皱薄纱上,充分展开后供使用[13]。将制作完成的微型皮片用生理盐水浸湿后直接移植于切削痂术后的新鲜手术创面。使用的双皱薄纱扩展比为1∶4和1∶6。传统邮票状皮肤移植是手工制成边长5 mm×5 mm、厚度0.1~0.3 mm的皮片,以大约5 mm的间距贴附于同样的创面,扩展比为1∶4。待全部创面移植皮片完成后,敷予浸有庆大霉素溶液的纱布适当加压包扎。术后第2~3天首次更换敷料。
1.4 观察指标
操作时间(min):总操作时间包括电动切取供皮、皮片制作、皮片移植三部分总和。计算出移植1% TBSA创面所需的时间(min)作为操作时间指标。计算供皮用量(cm2)及皮片成活率:
1% TBSA供皮用量=供皮总面积cm2/移植皮片创面面积(%TBSA)
皮片成活率(%):成活皮片数/移植皮片片数
计算5处面积1%植皮创面,取平均值。创面愈合时间(d):创面皮片全部扩展融合,即上皮化所需的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 12.0医学统计程序行t检验。
2 结果
在手术人员相对一致(制作皮片一般3人)的情况下,Meek微型皮肤移植技术比传统邮票状皮肤移植技术在节省手术时间、节省供皮用量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上明显占有优势(P<0.05);而两者的皮片成活率差别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术后随访3~8月,Meek微型皮肤移植与传统邮票状皮肤移植后创面瘢痕增生程度无明显差别(图1)。表1 Meek植皮技术与传统邮票状皮肤移植技术的比较(略),Tab 1 The comparison between Meek skin grafting technique and the traditional stamp skin grafting(略)。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临床抢救成功率较以往有明显的提高。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因为自体皮源的不足及异体皮在临床应用的限制,导致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修复的难度加大。Meek微型皮肤移植技术应用于临床,对解决上述问题有明显优势[13]。笔者采用同体对照证明,应用Meek微型皮肤移植技术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疗效显著。
Meek微型皮肤移植技术,应用电动刀切取薄皮片,厚度为0.1~0.3 mm,比较均匀,有利于供皮区的重复使用。操作简便,包括皮片的切取,微型皮片制作,均由Meek植皮技术等取皮刀和切皮机完成,明显节省了人力和约50%的手术时间,但仍较国内的报道的时间长[2,4],分析可能与操作不够熟练有关。
Meek微型皮肤移植技术中采用的皱薄纱有1∶4、1∶6和1∶9三种规格,对应的皮片扩展率分别为4、6、9倍。本组病例应用1∶4和1∶6两种皱薄纱植皮,采用1∶4传统邮票状皮肤移植术作对照组,Meek微型皮肤移植技术可节省供皮约20%~30%。若采用扩展率更高的1∶9的皱薄纱,其节省的供皮将更多。
本组病例采用同体对照方法,传统邮票状皮肤移植技术用1∶4比例,因皮片制成5 mm×5 mm,移植时皮片间距约为5 mm。而Meek微型皮肤移植技术中微型皮片为3 mm×3 mm,扩展率1∶4和1∶6的移植皮片的间距分别为3 mm和4.3 mm,明显小于传统邮票状皮肤移植技术的间距。本组病例资料显示,虽然两组的皮片成活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Meek微型皮肤移植技术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Meek植皮组的扩展倍数,与人工植皮手工操作相比,部分相当,部分超过,却仍取得基本一致的上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