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生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异位妊娠发生的可能因素及临床处理。结果 盆腔炎占58.8%,既往有盆腔手术史为37.3%。结论 应重视妇科炎性疾病的及早诊断和及时处理,减少异位妊娠的发生。
【关键词】 异位妊娠;病因;预防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由于发病率高,并有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视为高度危险的妊娠早期并发症,因此其病因及防治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我院近4年诊治的102例异位妊娠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02例异位妊娠患者,年龄为19-45岁,平均32岁,停经天数38-90d,平均64d。已婚已育者87例(85.3%),已婚未育者12例(11.8%),未婚者3例(2.9%),经产妇多于未产妇。
1.2 既往病史:既往慢性盆腔炎60例(58.8%),盆腔手术史共38例(37.3%),其中剖宫产史16例,附件区手术20例,阑尾炎史2例。
1.3 异位妊娠临床特征:有停经史98例、阴道不规则流血史70例、下腹痛100例、晕厥或休克15例;下腹部压痛反跳痛80例、附件区压痛90例、宫颈举痛82例;腹腔穿刺或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60例;B超提示:附件区包块102例,腹腔积液80例(见表1)。
1.4 术中探查及处理:102例异位妊娠中88(82.6%)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7(6.8%)例伞端妊娠,4(3.9%)例间质部妊娠,3(2.9%)例峡部妊娠。输卵管切除术87(85.3%)例,造口14(13.7%)例。 15(14.7%)例术中探查腹腔积血1500-3000ml,102例患者均预后良好。表1 102例异位妊娠临床特征
临床特征n所占比例(%)停经史9896.1阴道出血7068.6腹痛阳性10098晕厥或休克1514.7附件区压痛阳性9088.2宫颈举痛8280.4腹腔不凝血6058.8B超提示包块102100
2 讨论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根据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种植部位不同而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约有95%发生在输卵管,主要为壶腹部[1]。本文中99%为输卵管妊娠,其中86.2%为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本文中慢性盆腔炎或盆腔黏连60例(58.8%),居首位,所以控制诊疗妇科炎症是预防该病发生的有效措施。输卵管炎造成输卵管周围黏连,输卵管扭曲,管腔狭窄,输卵管肌肉蠕动能力降低;如果输卵管内受精卵遇到各种原因延迟或不能抵达宫腔内可发生异位妊娠[2]。本文中发病年龄最高为21-30岁,未婚者3例,由于近年来未婚同居、欠缺避孕知识、性知识的缺乏等均可导致流产率的上升。由于人流器械进出宫腔,手术操作不严格,药物流产阴道流血时间长及术后过早性生活,导致盆腔感染,从而增加异位妊娠发生率,据相关资料显示,发生率为1%[1]。
综上所述,引起异位妊娠的病因复杂,盆腔炎是主要因素,医务人员在行宫腔操作或腹腔手术时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预防术后盆腔炎的出现。盆腔手术中预防黏连,同时应该高度重视流产后的卫生宣教,进而有效地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病率。
(更多医学论文就在仁和医学论文网:www.ablunwen.com)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5
[2] 黄立,宋桂英,王艳华,等.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9):705-706.